药物名称: |
|
|
药物别名: |
|
英文名称: |
|
药物说明: |
冻干粉:每支0.2ke;0.5ke;1ke;5ke。
|
|
主要成分: |
|
性状特征: |
|
功能主治: |
为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它可使t淋巴细胞数增多,t淋巴细胞比率上升,对协助性t淋巴细胞有激活作用,能活化杀伤(nk)细胞,对b淋巴细胞数无影响。
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并增强迟发型皮肤反应,也见igg、igm略有上升。能促进各种淋巴因子(干扰素、白介素-2、tnf、nk因子)的分泌。还有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于治疗时,可预防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降低。临床应用中可使白细胞数增加。
实验表明,本品与肿瘤细胞(对ah-b、艾氏腹水癌)接触1~3小时,对肿瘤细胞有溶解作用。也能抑制其增殖,0.3ke/ml(ke=临床单位,1个临床单位相当于0.1mg干燥菌体)可抑制50%,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
适用于消化道癌(胃癌、肝癌、胆道癌、大肠癌、直肠癌)、头颈部癌(上颌癌、咽喉癌、舌癌)、甲状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作辅助治疗之用。
|
|
用法用量: |
肌注或皮下注射:一般开始时0.2~0.5ke,1日或隔日1次,每3~5日增量1次,渐增至每天1~5ke。维持量为1次1~5ke,每周1~3次。
静注、静滴:开始时每次0.2~1ke,每周2~3次,视患者情况酌情增减,增量时可渐增至每次1~3ke,每周2~3次。置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内注入或置补液内滴注、局部注射:注入肿瘤内、肿瘤周围或浆膜腔内,一般每次5~10ke,溶入生理盐水后注入,1日或数日1次。
|
|
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1)溶解后的注射液应及时使用。
(2)虽是一种低毒变异株的制剂,但其菌体仍具有细菌内毒素的作用,故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发热反应和注射部位疼痛,尚见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头痛、关节痛以及轻度贫血等症状。
(3)大量静脉注射可见恶寒、战栗,继而高热,应予解热剂作对症处理或停止用药。
(4)偶而出现血中碱性磷酸酶、氨基转移酶升高,应停药。
(5)偶见过敏性休克。由于含有青霉素g,偶尔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应充分观察,若见有不适、口内异常感、眩晕、耳鸣等症状应即停药,最好于注射前进行皮试。过敏体质病人应慎用。
(6)大剂量长期用药可能产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所致的肾与心脏损伤,有心、肾疾患者慎用。孕妇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