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各式各样的粽子纷纷“亮相”百姓餐桌。吃粽子应适量,并加热食用。
营养专家介绍,粽子是一种主食,有南北之分,北方粽子由糯米和小枣、豆沙等原料制成,无油,比较清淡;南方粽子一般是肉粽,比较油腻,比北方粽子的热量高。
粽子味道清香,具滋补作用,但食用粽子要讲究科学。“粽子最好吃新鲜的,蒸热后食用。因为糯米最怕吃凉的,凉粽子伤肠胃。糯米属于"后饱"食物,所以宁可少吃,不要多吃。”范志红提醒,在食用粽子后,再吃其他主食要适当减量,也不要再吃油腻的菜,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可吃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等。
一些人群食用粽子时要特别注意。因为肉粽较难消化,不适合消化不良人群、高血脂人群、心脏病患者食用;糯米是精白米,人食用后血糖升高,因此即使是无糖粽子,糖尿病患者也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中老年人可食用含有粗粮、豆类和滋补原料的粽子,如八宝粽子等。
对于一时吃不完的粽子,可以将粽子弄碎,放在绿豆汤或杂粮粥中同煮,制成小米糯米粥或绿豆糯米粥。这样的粥清香黏稠,营养丰富,吃后不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