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这期选题时,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那样一个黑白电视机才刚刚出现的年代,她凭借着母性无比的温柔和外婆传授的那一点点“古人有云”的经验养育了我和姐姐。
而今,在一个育儿资源和信息空前“富裕”的年代,我成为了母亲。面对着那个可心的小人儿,我发誓:一定要做到最好!
于是,忙碌开始了:
每天要用消毒锅给宝宝的奶瓶消毒;宝宝的衣物需要用热水烫过,晾在阳光下;给宝宝洗澡后,还要用润肤油进行抚触按摩;宝宝睡觉的时候,我要抽时间看买来的很多育儿书籍;宝宝睡醒后要给他念儿歌,拿鲜艳的玩具逗他玩儿,给他听轻音乐;周末,我还要到各种学习班听专家讲喂养和早期智力开发方面的知识……
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前线作战的战士,而后方有很多军事家坐阵,心里觉得很踏实;但有时候,在忙碌过后,又觉得好像很茫然:我都按专家说的去做了吗;当孩子出了点闪失的时候,我更要反复问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缺乏自信?
专家说法不一,我该怎么办?
李奕 编辑 儿子3岁
我儿子马上快4岁了。作为妈妈,我觉得自己缺少能当好妈妈的天然自信,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很容易焦虑,因此经常从外界寻求帮助。怀孕之初,我就特别关注育儿、家教类图书,陆续买了不少。可是书一多,问题也来了,各家各派观点、理念百花齐放,有的还相互冲突,看到后来真有些“书到用时方恨多”的感觉了。比如,在给孩子选幼儿园时,针对选什么样的幼儿园,怎样考察,到底是上特色园还是普通园,不同的教学理念的灵魂和优势究竟在哪……为了寻找答案,我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我不停地上网,查阅相关书刊,向专业人士咨询,乃至每周带着孩子到锁定目标的幼儿园上亲子课……面对丰富的选择,我最终还是很难找出最佳选择,结果转了一圈,又转回了原地:让孩子上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幼儿园。不仅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此,每次孩子生病,看中医还是看西医,用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还是让他自然痊愈……我常常会因为专家的说法不同而拿不定主意。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
专家没有告诉我个性化的东西
田慈 会计 儿子5岁
从怀孕开始,我便买了很多育儿书来看。但是,我发现每一本书只能向我们介绍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某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孩子和孩子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之中,有很多情况都是自己孩子个性化的东西,很难与某本书上的某个理论相吻合。另外,我感觉专家的指导一般理论层面的东西比较多,而人文关怀很少。比如关于牙齿的保护问题,很多书上都介绍过不少专家观点,但他们大都是强调小孩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刷牙的正确方法等等,没有人教我如何让孩子喜欢刷牙。
其实,一个人如果把一件事持续不断地做上十几年,那即使他还不算这方面的专家,也应该算上一个老手了。我们每一个做了父亲、母亲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经验,而这一套理论和经验可能对你的孩子是最适用的。
孩子没达标,自责的是我
孙跃 全职爸爸 儿子孙优3岁
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3年多时间里,我体味到了孩子成长的快乐,不过,当面对孩子成长上某些方面的“不足”时,我又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我看了一些育儿、早教方面的书,应该说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书中介绍了孩子成长各阶段应该达到的“标准”,这给了我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暗示:达到这个标准,至少不低于它的下限,你的孩子发育才正常,你才算得上合格的父母。于是,我每个月都按照这个成长方案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状况。但是,优优的语言发育这一项一直不能达标,我和我爱人都非常着急,请教专家,打热线咨询。每次带他到小区里玩儿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善良的爷爷奶奶问他“小家伙儿,会说话了吗?”听到这话,我心里总是有些不好受,感觉是自己没教好儿子。
我好像失掉了部分母性的本能
朱葵花 教师 儿子6岁
当儿子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通过学习育儿书籍,我已经将孩子的生理发展阶段烂熟于心。等到他呱呱落地后,我就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做母亲的伟大工程。书上说,他睡觉的时间很长,清醒时间很短,果然如此,他实在是让我省心,结果大夫来问:“他吃奶了吗?”吃奶?没有!我光想着他睡得多是身体正常的表现了。于是全家总动员,拍儿子的脚心,直到硬把他从睡梦中拽出来才开始吃奶,我才放心了。
书上说,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品,第一个月我一直坚持喂母乳,婆婆说给他加奶粉,我就是不同意,结果儿子满月的时候,体重非但没有长反而少了2两,吓得我们赶快抱着儿子来到儿童医院,医生说,“孩子没病,只是一直没有吃饱。”于是开始我给他喂奶粉,我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科学喂养,没想到儿子很快地喝完规定的量,却意犹未尽。我又不知所措了……
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比起我的母亲,现在的生活条件比那时候好了很多,各种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了,可是某种程度上,这些资源使我们的育儿过程变得越来越僵硬了,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失掉了部分母性本能的感觉。
专家是谁的专家?
——心理治疗师解读传统专家主流话语
龙迪: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生
专家的知识更正确?
《父母必读》:我们现在越来越信任和依赖专家,其中隐含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专家的知识更正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龙迪:人常常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才迷恋权威。问题是,在充满奇迹的生命面前,是否存在真正的权威?通常而言,专家应该经过专业训练。不过,你首先要了解,他(她)在哪里受了哪些专业训练。从受过正规的儿科训练的专家那里得到有关生理发育的知识是恰当的,但你不能指望他(她)在处理亲子冲突方面给你更符合你个性的意见。
此外,专家的知识也不总是正确的,因为如今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复杂了,一个人很难去关照那么多,专家的目光也难免会受到限制。而且,专家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因为他所看到的以及他所有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他自己生活的烙印,包括他的专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同时,还牵涉到专家自己的良心在哪里,他怎样去运用这些知识,他为什么要用,为谁用,这么用的时候对谁有利……这种价值观更深层地左右着专家的意见。
“专家知识”不能保证我们成为好的父母
《父母必读》:有些父母为了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不断地学习和充电,看专业书籍,听专家讲座。但是,就像前面那位母亲所说的,在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自己变得有点中规中矩了,甚至那种清醇而原始的母爱也被加入了太多技术层面的东西。
龙迪:这就等于说,不知不觉中,父母在与专家联盟,寻找“修理”孩子的办法。在我看来,孩子成长非常非常需要父母“纯粹”的陪伴,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和问题,并与孩子协商,寻找创造性生活和学习的办法。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知道”很多“专家知识”并非能保证我们做好的父母。不断地“学习”,可能正是我们在努力与自己做父母的不安全感搏斗,而不是真的能够帮助孩子成长。我们或许不会否认,很多不识字的父母曾用“人之常情”帮助孩子塑造出意味深长的人生,我们又何必逼着自己在“专家知识”中寻找育儿救生圈?或许,我们需要暂时放下专家的书籍和讲座,用自己的心灵聆听孩子的心灵,聆听夫(妻)的心灵。
面对独一无二的小生命,父母需要的是创造
《父母必读》:就像有些父母所感觉到的,看了很多育儿书籍,结果却发现在自己孩子身上却并不适用。或者比起那些基本理论的条条框框,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很实用的、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龙迪:的确如此!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问题是,专家的话常常经过筛选和编辑,滤掉现实生活的复杂和艰难,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而他们却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帮助家长应对自己独特的生活现实。
在我看来,有效地养育和管教孩子,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采纳专家的意见,而取决于父母是否愿意并能够创造生活。看看别的家长怎么带孩子,听听别的父母当年怎么过来的,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与幼儿园及学校老师谈谈,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父母有决心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一起摸索养育和管教之道。
“责备父母”的话语是有缺陷的
《父母必读》:在有了孩子以后,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尽力做到最好。为此,我们不停地忙碌着,但是,还是免不了孩子会出一些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始自责。对于父母的这种心态,您怎么看?
龙迪:专家建构出来的“责备父母”话语是有缺陷的。科学研究方法总是竭力控制“无关变量”,获得“科学家群体”认为合理的结论。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无关变量”是无法消除的。专家忽视的“无关变量”可能是影响你们一家的重大生活事件。
其次,孩子的问题固然与家庭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文化以及每个家庭独特的历史始终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家庭的运行。比如说,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可是,在一个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里,为生存疲于奔命,可能占据着父母们所有醒着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家庭。要求父母不打骂孩子,基本不可能。
实际上,即使我们做了所有该做的,孩子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成的,特别是聪明的孩子更是善于在多变的世界里制造超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抱着“问题洁癖”,无法容忍问题的存在?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做父母的让孩子不出问题,而是培养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有很多问题却不能解决,我们不要责备自己,也不好责备孩子,需要审视一下,究竟是什么导致孩子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
从权威到学习者,专家姿势的转变
《父母必读》:从1989年开始,您就一直在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您也称得上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是什么激发了您对主流专家话语有这样一种带有挑战性的思考呢?
龙迪:因为我自己也经常被称作专家,起初还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后来,我自己也成为了母亲,在育儿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我发现这些问题仅仅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历很难解决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可以向不同的人学习,学习做我自己的育儿专家。这样一来,我的角度就变了,当我再做专家的时候,我不再是你的专家,我只是来教你成为你的家庭问题的专家,或者鼓励你去做你的专家。这是一种思维方法的深刻转变。
但是对传统的主流专家话语来说,这是一种很要命的欠缺,因为当他们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的时候,这种现实的姿势可能就没有了。
“破解”专家和权威的形象和声音,我们想要改变的不是父母们对专家话语的那份固有的信任,而是当下的一种育儿状态:
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天然连接被那些扑面而来的要发起一场革命似的育儿口号和理论淹没了。面对外界强大的攻势,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变得那样微不足道!
此时,我们思考的权利和创造力被我们自己剥夺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留下来几个问题,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也许你对这些话题并不感到陌生,但是,这一次需要我们自己来给出答案:
家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教育还是关怀?
怎样的教育才是恰当的?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是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我认为有用的人?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是物化指标还是人性指标?
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有完美的父母吗?存在完美的父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