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2005年10月14日晚,四川营山小学有人在走廊灯坏后恶作剧地叫了一句“鬼来了”,立即引发不少孩子恐慌的连锁反应,明知前面有同学因楼梯湿滑跌倒,后面的人仍争抢着往前跑,最后发生拥挤踩踏,导致惨重伤亡。
2006年1月8日,北京的苏先生早晨出门时把两个孩子反锁在房间内,但家中插线板忽然着火,两个孩子手足无措。当邻居把苏先生找回来时,他4岁的儿子已经丧生于火海,7岁的女儿也烧成重伤。
2006年4月6日下午,山东枣庄一对堂姐妹在铁道上玩耍时,双双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才3岁半。
2006年6月4日下午,呼图壁县一8岁男孩因贪玩用手抓住低压电线,立刻被电吸住。两名分别为11岁和4岁的同伴见状忙上前拉他,结果3人全部触电倒地。幸有懂得触电急救的一名过路男生相助,3个孩子才在送院后脱离生命危险。
……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家长总是尽力为孩子遮风挡雨,希望给孩子营造美好的成长环境。但不少家长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生存教育,在生活中对孩子过度呵护,包办代替,造成孩子依赖性大,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只能等待家长或老师帮助解决。这样的孩子,往往对潜在的危险浑然不觉,在突发事故来临时,也只会束手无策,甚至坐以待毙。暑假是儿童事故的多发期,忧心忡忡的家长该如何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让孩子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拥有冷静应对,勇于承担的应变能力呢?请看我们为您精心策划的本期在线——
当孩子面对突发事故……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个案:同一天空下的悲剧与感动
2006年5月27日下午,台山市小学生陈某与3名同伴相约去村外水潭游泳,4人下水不久,陈某突然在水中挣扎起来,3个同伴当时既未大声呼救,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而是惊慌离去,直到第二天民警询问,才讲出同伴遇溺,此时陈某早已溺水身亡。该水潭仅深1.4米,附近二三十米处就有大人。当地人称,如果3个孩子在这次事件中不惊慌,大声呼喊求助,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而在2004年冬天,深圳市年仅7岁的小学生袁媛,在父母煤气中毒的危急时刻却能沉着冷静,镇定地按照在学校所学的安全知识,迅速关上液化气罐阀门,打开门窗,然后到室外用父亲的手机拨打110、120,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将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袁媛因此也被评选为当年“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
孩子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中,突发事故的发生往往不可避免。在事故发生时是否具有相关安全常识和应变能力,就成了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同样是孩子,同样是面对突发事故,惊慌和逃避使意外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冷静和勇敢却造就了一个感动中国的英雄孩子。
台山的事故发生后,几个后悔不已的孩子都说“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对突发事故完全没有概念,真正面对事故时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在慌乱中做出了令自己愧疚一生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