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性侵害以及被家长或教师体罚,等等。但是,孩子们怕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伤害,在他们的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软性的“语言伤害”。2004年,“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这个调查是针对校园伤害而开展的,但对于家长来说,同样要予以重视和反省。因为对孩子们来说,“语言伤害”不仅来自学校,而且也有来自家长的。美国一权威机构对1万名0~10岁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现,对幼小心灵伤害最大的是来自父母的“语言伤害”。这种情况在我国也较为普遍。
镜头1: 5岁的丹丹不小心把杯子碰倒在地,妈妈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这么蠢,真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
危害:家长的这种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的“破坏性批评”会导致孩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使之丧失自信,变得自卑。
镜头2: 6岁的小静贪玩,不好好练琴,气得妈妈经常说:“孩子,爸爸妈妈多不容易,挣钱给你买钢琴,还付学费,你一点不争气,一点都不像其他小孩那么乖、那么聪明。你不好好练琴怎么对得起我们?”
危害: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增加孩子的内疚感,产生自责心理;要么让孩子看不起父母,对父母的这份苦心和付出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导致人格障碍。
镜头3: 洋洋不愿学画,爸爸哄他说:“洋洋乖,你好好学画,爸爸给你买玩具,否则什么也别想得到。”
危害:从此,孩子知道了,爱不是无私的,爱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虚伪的。于是孩子对爱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孩子的爱心被“功利”扭曲了。
镜头4: 明明数学考试得了73分,比邻居家的东东少了25分,气得明明妈妈一直唠叨:“你看人家东东考了98分,你怎么就不如东东,也考个98分让妈妈高兴高兴?父母辛苦挣钱就换来你考这点儿分?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
危害:这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横向比较,不全面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一味争强好胜,要自己的面子,会导致孩子在同伴面前没有面子,失去自信,甚至使得孩子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或自怨自艾或怨恨同伴。
镜头5: 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女孩跟爸爸说:“我今天考了100分。”爸爸问:“哪门课考了100分?”女儿高兴地回答:“自然课。”爸爸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走开,走开,我看见你就烦,自然算什么玩意儿,你有什么好得意的,真是没有出息。”
危害:这位急功近利的父亲,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让女儿扬起自信的风帆,把其他功课带上去,而是无情地破坏了孩子那一点良好的自我感觉,摧毁了孩子的自信。
经常遭受“语言伤害”,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要对不良语言的严重后果予以高度关注,不要以为区区几句过头话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气急之下就口不择言地说许多剌激孩子的话,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却浑然不知。要知道这种心灵的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近的朋友”,切不可成为这样的伤害者,让孩子感觉“最亲近我的人伤我最深”,因而疏远、躲避家长。
家长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并不是件难事。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二要多鼓励孩子,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不对孩子说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气急的种种情况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三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以提醒、启发来代替指责、训斥。如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孩子有更努力的动机,用“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帮助孩子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等等。四要做好自我调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家长们若要科学地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就该多用“良言”,禁用“恶语”,以免对孩子造成“语言伤害”,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家长朋友,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