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 我注意到北美家庭和华人家庭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西方人的家庭教育基本上不涉及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有关的内容,而华人的家庭教育基本上则是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的翻版和延续。
常有一些华人家长把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当做孩子的家庭作业来完成,当做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对待,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不分。有一位移居国外的年轻母亲,孩子进入国外的幼儿园后,她没有看到幼儿园发任何教材,就天天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每天给她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什么也不学,就是玩儿。”这位母亲急了,于是就去幼儿园问老师为什么不教孩子背儿歌和识数字,老师笑着告诉她:孩子其实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老师还带这位妈妈参观了孩子画的画儿和制做的各种模型。可是这位母亲还是一直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孩子背诵的儿歌或者其他的作业,老师只好告诉她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算说儿歌也是边玩边说,不强调死记硬背。
在我们的家长中似乎有这样的误区:一旦离开了幼儿园的教材、教的儿歌、数数和各种活动内容以外,家长在家庭里就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健康又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即我们常说的情商(EQ),包括一个人的个性、性格、感情、习惯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来不断培养和加强的。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缺乏基本的与父母说话的方式、手势、表情和交往方式的培养,那么他将无法正确地观察、了解和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更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与人交往时就会信心不足,能力不强。
让我们来看看北美大多数的西方家庭教育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吧。年轻的母亲珍妮非常爱她的独生女儿艾米。当艾米刚能抬起头的时候,珍妮就给她买了一套带有一面锡箔小镜子的吊环玩具架,每天有空的时候就把镜子放在艾米面前说:“镜子里面的小人儿是艾米,你就是艾米。”从而促进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当孩子饿了哭叫的时候,珍妮一边抱着孩子喂她吃奶一边说:“艾米饿了,艾米想吃饭了。”随时引导孩子学习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觉。当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时,珍妮最关心的是艾米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艾米入园前的一个月,珍妮不仅告诉女儿下个月要送她上幼儿园,而且还带女儿去参观和访问了那所幼儿园。虽然艾米在心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可入园的第一天还是表现出了紧张和焦虑,终于拽着妈妈的衣角哭了起来。珍妮把艾米楼在怀里对她说:“妈妈和你一样焦虑、紧张,妈妈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相信我们能够一起战胜它。几个小时后妈妈就会来接你,我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个问题的。”说完后就把艾米交给老师头也不回地走了。珍妮就是这样来发展艾米的自制力、同情心,教她学习处理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的方法。珍妮每次来幼儿园接艾米,首先询问女儿这一天过得是否快乐,接着会简单地翻阅一下当天有关艾米的生活记录,凡是涉及女儿情感方面的问题,珍妮都会及时找老师了解情况,其他的问题就一带而过。
我参加过很多次西方朋友的家庭聚会,这些家长从来没有安排自己的孩子当众表演或者背诵儿歌。在他们的家庭里,父母也很少谈论与幼儿园和学校课程内容有关系的话题,他们更多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变化上,并认为这就是家庭教育有别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给予孩子关爱,带孩子周游四方,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和文体项目,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发孩子的情商,是西方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显而易见,孩子的情商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家长日复一日的言传与身教中形成的。在家庭教育里,家长不应该只注重遵循教材,甚至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跟老师抄写活动的内容,去书店购买相关的书籍,关注孩子背了几首唐诗、能数多少数字、写了多少作业和考了多少分,而是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培养坚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家庭教育不是幼儿园和学校教育的翻版,家庭自身的特殊性注定它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