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是本能的需要?是亲情的牵动?是责任的驱使?还是现代家庭观念中的理财投资?总之——
你会让孩子淹没在你自己的梦想之中吗?
现在的父母在培养教育孩子时,通常都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个误区,无论是让孩子学习他们自己年轻时想学而学不了的东西;还是让孩子向着他们年轻时想干而没干成的工作的方向去努力,其结果都是想让孩子完成他们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以“目标”当“起点”
现代人不是很讲求“时间管理”吗?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目标”当“起点”,“目标”正确了,“起点”才会正确,反过来说也是这样。就如同有人说的“新龟兔赛跑”:小兔这次没睡觉,一直跑着,可结果还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方向跑错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方向”视为“目标”。
教育、培养孩子,是为未来打基础。孩子们真正要面对的是未来的竞争,无论是升学还是大学毕业后走向市场。如果你培养孩子是为了实现自己过去的梦想,那你就是在为“过去”培养孩子,而并没有着眼于“未来”。
从日本人育儿的昨天得到启发
记得9年前我在日本工作时,老板的姐姐有个5岁的女儿,那位母亲每天除了要带孩子去补习班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外,还给孩子报了四个“兴趣”班:芭蕾、绘画、歌唱、插花。我那时正在一边工作,一边研修日本的传媒和教育,就问那位母亲:“为什么要给孩子加这么多课?”她说:“未来的竞争是从今天开始的,你的孩子如果上不了最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最好的小学,就上不了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也就进不了最好的公司,未来的生活就难保证。在日本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未来的竞争通常是如何能找到一个好老公,如果你不从今天开始全面培养她,将来就会竞争不过人家,那么她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呢?你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吗?”
日本的社会与我们确有许多不同,但要从竞争压力方面来说,日本的昨天必定是我们的明天。因而为“未来”而培养孩子这一点,我想应该是相同的。细想一下,那位日本母亲为女儿选择的那些课程是很有道理,或是说有“前瞻”性的。日本的母亲都有一个共识:面对未来的竞争,养育孩子要从0岁之前开始,并且要均衡而持续地发展。说白了,孩子未来的竞争从孕期就开始了。对于4岁以上孩子的父母,有必要回顾一下你培养孩子的历程,这有助于对孩子的持续培养。
还记得在你孩子还不会翻身、不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曾经拿着一些有着很鲜艳色彩的“几何形状”的玩具,比如色块、气球之类的,在孩子眼前慢慢地摆动吗?那既是你培养他大脑与眼睛的配合,也是培养他对大千世界认识的开始。这项培养的持续发展就是今天你要进行的绘画教育,它对孩子未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对未来事物的结构认识及解构能力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之后,你曾教他说爸爸、妈妈,这既是培养他大脑与语言能力的协调性,也是培养他认识大千世界的主宰——人。这项培养的继续应该是今天的歌唱训练,既培养语言能力,又培养对情感的认识,这对孩子未来的认识力,语言表达力及沟通能力大有益处。
之后,就是你为孩子进行的爬行训练,它培养孩子大脑的“左半球、右半球”与肢体的配合能力,这一项训练的延续就是今天的芭蕾课。未来孩子在电脑前打字的速度,形体语言是否有魄力,甚至在足球场上临门一脚是否奏效,都与这项大脑与四肢的协调训练有关。
再下来就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训练了——大脑与鼻子(嗅觉)的协调能力。孩子小的时候,你喂他吃东西时通常是会让他先闻后吃,这样就开发了他大脑与嗅觉的配合,这在今天的继续就是前面提到的“插花艺术”,它既是绘画的延续,又是嗅觉的开发。不是常有人说,一个成功者,通常都是一个“美食家”,并且有极强的辨别香水的能力吗?
在均衡发展中寻找孩子的特长
话谈到这里,似乎应该小结一下了。首先,如果你确实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正在日新月异,那么,你培养孩子就一定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未来(比如,15年以后);第二,培养孩子一定要全面培养,均衡发展(就如同均衡营养那样),相互补充才能相互推动的快速进步;第三,培养孩子尽管每个时期内容不同,但一定要有延续性,这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顺便提一句,有心的妈妈自然可以在培养孩子均衡发展的同时,观察到孩子的“特长”究竟在哪个方面,“特长”方面当然可以作为重点予以开发。
今天的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了竞争的压力,生存的艰辛,试想一下,十五、二十年之后的孩子们,他们的压力定会几倍于我们。无论你生儿育女是本能的需要,是亲情的牵动,是责任的驱使,还是现代家庭观念中的理财投资,你都不要把孩子淹没在你自己的梦想之中,而是应该富于创造性的为未来培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