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2岁半,在他1岁多时是个乖孩子,吃东西先分给长辈,出去也给小朋友分,玩具会主动拿给小朋友玩。可现在一出门先把吃的玩的藏到身后,还爱抢别人的东西,抢不到就又踢又咬。多次教育他也不管用,答应得很好出去后照旧,我该怎么引导他呢?
(家长谢芸)
孩子的性格从温顺变急躁,这很正常,孩子两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知道有“自我”,就会“争取”独立、自作主张,这种主张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不把东西给人、抢别人东西,都是突出“自我”的表现,这种情况大约到四岁左右就会过去。可试试以下方法让逆反行为减轻:不要和孩子对着干,他不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就要他拿出来,甚至打骂,家长可以置之不理,过后和他讲道理,当然,他是不太懂的,但有点朦胧的概念,经过多次地讲,会有效果的;不要和别人谈他这种行为,更不能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坏的”;自己不要经常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要动,爸爸要骂的”、“不要不给××玩你的小汽车”……说多了等于给他模仿源多了;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而去抢,抢不到又踢又咬,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孩子“我”字当头的表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次、反复的说理教育,绝不是一两次批评或体罚就有效的;如果孩子在情绪激烈时把小朋友踢疼了,一定要带他去道歉,表示自己做错了,并为小朋友上药,会给他比较深刻的印象,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当他情绪激烈时,可以忽然提出一件新的事情,吸引他注意,如,“奶奶请我们下午到他家去玩,你去吗?”孩子本来答应得好好的,出去后照旧,这也没什么奇怪,理解与实践是有一段距离的,何况在那种情况下,他并没有真的理解;多说还是有好处的,重复到一定次数,会在行为上产生作用,但重复不等于唠叨,每次讲道理要短,要换新例子,这样他听时才会注意;讲道理时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打骂会成为他打人的模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