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4岁的小丽很开心地坐在妈妈腿上,而同龄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开心地玩着。对小丽来说,很多人都是陌生的,其他孩子也没有注意到小丽的举动。一个和蔼的母亲主动过来邀请小丽和她自己4岁的孩子一起玩,可小丽则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上了自家的车……
小丽的表姐小兰则充分享受了这两个小时的郊游时光。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编新游戏。无论小兰是否能再遇到这些孩子,她都已经实践了一些将来会对她有所帮助的生活技能。而小丽却只是和妈妈在一起看着别的孩子玩,直到她实在厌烦了,才加入游戏。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所以她玩得很少,几乎完全失去被看作领导者的机会。在生活这场游戏中,小丽损失了很多。
或许这世界上的小丽们总要比小兰们性格内向一些。没有父母会对孩子缠人是个坏习惯抱有异议,可孩子的羞怯却很少被这样认为。因为很久以来,当人们听到有谁羞怯时就会说:“是啊,他就是这样的呀。”当孩子因羞怯而离群索居、寡言少语时,并不对周围的人构成伤害、破坏;也很少令父母们为此而焦虑;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她是正在严重地虐待自己。父母的漠视、容忍和对此的纵容,致使失去了帮助孩子们的机会。鼓励羞怯的孩子在碰到新人或新环境时克服焦虑的情绪,你会发现大有裨益。帮助羞怯的孩子进行社会交往,与教好斗的孩子学会考虑别人同样重要。
对于缠人、羞怯的孩子,下面的方式能帮他们在交往中感觉舒适一些。
首先是弄清原因。缠人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它源自个性的形成。有时候离开父母这个过程感觉太可怕了,而缠人可以帮助他们放弃你——他们的“保护伞”一小段时间。不在家工作的父母们经常会认为这是导致缠人的原因,但实际上这是孩子的个性决定的。比如你带孩子去上幼儿园,而通常情况下不是由你带他去的,这对孩子来说是个特殊情况,所以也会有特别缠人的情况发生。
羞怯可能是种能帮人们处理新情况和特殊刺激的适应机制。羞怯的人其实并不想跑开或者藏起来,他们的感觉有点复杂:又害怕又感兴趣,既紧张又高兴。所以我们得给他们一点时间,找个方式帮他们适应环境。
羞怯可以是对不可抗拒的社会经历的正常反应。孩子可以辱骂或嘲笑,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感觉尴尬,这都会强化羞怯的行为。
有些方面的羞怯是被事先认定而养成的。如果父母认定孩子是羞怯的,或者哄骗沉默寡言的孩子进入社交环境,恐怕都会使孩子更羞怯。
其次,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如果你是一个开朗的人,愿意与人交往,那毫无疑问地,你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遇见陌生的人或事对你来说都会有点难度,敞开心胸去面对别人不失为锻炼自己的好方法。即便这样,你也用不着和孩子来讨论。孩子们一般都会成长得比成人们更勇敢、更外向,超过我们,让我们感到骄傲。别用你自己的成见给他们以压力,诸如“你就是羞怯,因为我就这个样子”的说法,对孩子增进社交能力极为不利!
你和孩子一起在社交场合时,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来做自我介绍(脸上要有微笑哦!)。让你的孩子看看,你不害怕去见幼儿园的新人或者新邻居。你甚至可以谈一谈向新人做自我介绍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因为这能让他们感觉更舒服自在。
第三,要发挥微笑的力量。无论什么年纪的人,当你带着微笑走过来时,都是很难遭到拒绝的。鼓励孩子微笑的能力:“小丽,你笑起来很好看!看到你的笑容我感觉特别好。”当然,羞怯的孩子在第一次进入一个场合时不一定能微笑,如果家人能提前强化一下,微笑会来得容易一些。
微笑传达的是友善和你喜欢别人来和你讲话的意愿。对于羞怯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他传达了一个好的信息,即他一般来讲是愿意被认识和融入的。
总之,我们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缠人和羞怯行为的矫正,为孩子顺利成长并融入社会,在他们的人生起点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