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不停地要,要这、要那,简直不敢带他进超市,远远看到一个玩具店,赶忙拉起他的手说:“我们走这边吧,这边好玩,不走那条路!”可是,诱惑永远都存在,那是怎么也绕不开的。给父母们支几招,让孩子远离物质的诱惑。
远离广告诱惑
如今,电视里总少不了铺天盖地的食品广告。女儿常指着电视说:“妈妈,我想要这个!”每当这时,我恨不得关掉电视。但已经晚了。再三考虑后,我下决心全家不看电视,给女儿买碟片看。于是,失去广告的牵引,女儿就不会刻意去找电视广告中的那些东西,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以往的经验去购买。有时,她会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迷惑住,我告诉她,那些东西添加了色素和防腐剂,吃了容易生病。另外,我还教她看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后来,女儿无论买什么吃的,都会先拿给我看看:能不能买?而我的建议女儿也基本上能采纳。这样,食品广告的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用体谅化解攀比
女儿刚上幼儿园时,班上的小朋友过生日时会请大家吃蛋糕,后来逐渐发展到发碗装方便面。眼看着生日要到了,女儿迫不及待地问我:“妈妈,我过生日的时候送什么给班里的小朋友?”“那么,你想送什么?”我反问。“妈妈,我们干脆给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个书包吧!”我问:“你为什么要送大家礼物?”“想让别人知道我过生日呀!还有,别的小朋友在生日时送过我东西,我也要还给人家呀!”洞悉了女儿的心思后,我陷入了沉思……女儿的攀比其实也是“逼”出来的。我对女儿说:“妈妈有好办法让大家都能给你过生日,你想知道吗?”“什么好办法?”女儿很好奇。“等你过生日时,我们给班里的小朋友每人发一支铅笔,然后请他们用这支铅笔来画幅画算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好吗?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给你画幅画,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女儿听后,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妈妈,你的主意真好,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爱画画……”经过这次,我就更有信心去化解女儿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
学会权衡取舍
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比较差,所以每次带女儿上街前,我都会将购物标准约定,比如,一次只能买三种零食。有一次,我和女儿逛街回家,她说累了要打车。其实,我们离家只有一站路。我想,也许她真累了,就在路边等车。这时候,女儿又说口渴,要买一杯奶茶。于是,我故意摸摸口袋说:“妈妈身上只剩下十元钱了。现在妈妈把钱交给你,要么打车,要么买奶茶,妈妈都没意见!”女儿接过钱,想了想后与我商量:“妈妈,我们先买两杯奶茶,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吗?”“好!”我觉得让她学会取舍比我给任何建议要好。后来,女儿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币摇摇车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币摇摇车就想坐,而这次她却说自己长大了,不坐了。看来,取舍真是一门学问!
转移注意力
小女儿爱漂亮,常常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有一次,给女儿买衣服,可是她却看中了一双皮鞋。“你缺衣服不缺鞋,买东西要根据需求,不能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我蹲下来和她讲道理。“可是,我很喜欢这双鞋呀!”女儿恳求着。“妈妈今天没有打算给你买鞋,身上的钱也不够了。如果你实在喜欢,我们就回家看看你的鞋是否不够穿。”我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好吧!”于是我们就回家了。回到家后,女儿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其实,孩子的物欲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让孩子对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有个大概了解,让其体谅父母的甘苦,学会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家庭消费水平的限度内。然后,再通过语言和情感的引导,使孩子学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