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西格斯患上了自闭症,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一言不发,郁郁寡欢,任何风吹草动都吓得浑身发抖。母亲芭芭拉请了很多心理医生上门治疗,但收效甚微。医生说,要带他走出自闭,只能靠身边的人,也就是芭芭拉的细心关怀。可自闭的西格斯与芭芭拉的沟通也少得可怜,平时只用手指的动作来表达他的意图,从来不肯跟母亲出门,态度强硬时还大哭大闹,使得芭芭拉一筹莫展。
一天,芭芭拉看见西格斯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里的四驱车模型大赛,眼里闪着艳羡的光,便问西格斯想不想拥有一辆那样的四驱车。西格斯点点头,脸上出现期盼的神情,芭芭拉心里一动。
傍晚,芭芭拉从外面回来。兴奋地告诉西格斯:“你的礼物回来啦!一辆和电视里一模一样的四驱车呢,酷毙了!”说着,芭芭拉起西格斯的手向门外走去。可是,在踏出门外的一刻,西格司恐惧地停在了原地,再也不肯挪动双脚。
芭芭拉蹲下来摸摸西格斯的头,指着对面不远处一张长椅,说:“看,西格斯,你的四驱车就在对面那张椅子上,正在等你去拥有它!”
那是一个大大的立方体纸盒,静静地躺在马路对面那张灰色的金属长椅上,长椅后面是一个小型儿童乐园,很多小朋友在那儿攀爬嬉戏,快乐地叫喊。
西格斯惶惑地看着芭芭拉,然后用手指了指那个纸盒,示意芭芭拉帮他取回来。芭芭拉摇摇头,她用力握着西格斯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妈妈送给你的礼物,但需要你自己去拿回来。否则,它就会被别人拿走了,你必须抢先一步。看,马路上没有汽车经过,那些小朋友也在友善地朝你微笑,一切都很安全,只要走过去,那个四驱车就是你的了。”
西格斯使劲地摇头,他乞求地看着芭芭拉,眼里泪光闪动。
芭芭拉的眼圈湿了,但还是坚定地强调:“这是妈妈送给你的礼物,你要自己去拿,如果你不去的话,礼物就送给那些小朋友了。”
西格斯的眼泪流出来了,他哭着跑回了房间。远处,乐园里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那个似乎无人认领的“礼物”,很快,他们就把它拆开来,发出兴奋的尖叫。
那只是一个开始,从此,每当芭芭拉发现有西格斯喜欢的东西,就把它买回来,放在对面的灰色长椅上,对西格斯说:“看,你的礼物。是你最喜欢的XX哦,如果你不去拿,它就是别人的了。”
虽然西格斯依然不敢迈出那一步,可是,芭芭拉看到他眼里的怯懦在慢慢地减淡。
最后一次,芭芭拉给西格斯买了他最喜欢的霰弹机器人,依旧指着长椅说:“那是你的礼物。”霰弹机器人很大,盒子放在长椅上非常显眼,西格斯盯着那个长盒子,眼睛里发出渴望的光芒。这时,一个路过的老人正疑惑地看了看四周,准备把手伸向那个巨大的纸盒……看到这里,西格斯终于放开了芭芭拉的手。
他冲过马路,额角渗出浅浅的汗,芭芭拉紧跟着跑出去,追随他来到了长椅边,听到西格斯终于笨拙地说出那句让她喜极而泣的话:“这是我的……我的礼物。”
事实上,西格斯走出家门、走出自闭的这一天,距离第一份礼物已经有两年了。这两年间,芭芭拉买了超过两百件礼物放在那张长椅上,而那些礼物都被不知名的人取走了。所幸的是,她终于还是让西格斯明白,只有你亲自走过去,拿在手中,它才真正属于你。
家长的教育,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心智上的完善:帮他打开心扉,接受这个世界,并告诉他们如何用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自己所需,这需要身体力行,需要潜移默化,更需要耐心。对于自闭的西格斯是如此,对于正常的孩子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