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智力水平到底取决于什么因素呢?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子女聪明与否关键在于母亲。
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决定孩子智能发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孩子大脑皮质的发育程度,而父亲的基因则更多地对塑造后代的情感和性格类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传统上推崇的“郎才女貌”的婚姻模式其实并不科学。如果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聪明出众,明智的男士就应该在择偶观念上,更注重女方的才智,而非女性的容貌。要知道一位聪明智慧的夫人,才有可能让你拥有高智商的子女。
2、母亲的文化素质与优生优育密切相关。
专家研究分析表明:胎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与母亲的文化素质关系密切。母亲受教育的水平越高,其发生胎儿缺陷的可能性越低。
究其原因,文化水平低的妇女在生育方面可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早婚早育、近亲结婚者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妇女中较多见。早婚早育,再加上文化水平低,这样的妈妈身心各方面的成熟度均较低,对孩子出生前后的关注程度和教养能力也较低,更容易造成孩子身体或智力方面的先天缺陷。另外,遗传研究早已证实,亲加亲会增加遗传病的发生,造成畸形怪胎,贻害后代。近亲结婚后代死亡率高,体力、智力都比较差。
3、家庭环境影响幼儿的智力开发。
我国儿保专家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语言方面,环境总分与智商偏高的,大部分母亲文化修养较高。她们不仅自己要求学习,也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肯花时间为孩子讲故事,并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母婴交流有助于宝宝智力
婴儿期的宝宝和妈妈接触最多,日本医学博士高桥二郎对始于母婴间的4种交流,进行了研究,发现母亲对宝宝吃和睡的照料也是发展他智力的重要环节。
·触觉交流
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
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最初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温暖的乳房后,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婴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高桥的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音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视觉交流
婴儿出生一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故其可见距离不会超过40厘米,可见区限于45度,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
不过,此时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母亲在喂奶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因此,婴儿可在吃奶速度和进奶量上,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失去这种交流,婴儿吃乳时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当然,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婴儿作对视交流,也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亲在使用奶瓶授乳时,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
·嗅觉交流
生物学研究证实,人类在视觉相当发达后,嗅觉便开始退化了。但是,婴儿的嗅觉却相当灵敏。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在试验中,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鼻端,婴儿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由于婴儿能嗅出是不是母亲,故高桥提出,婴儿期由母亲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他指出,那种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婴儿,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这对其身心发育不利,严重者可导致婴儿发育迟缓和幼儿期心理障碍。
·听觉交流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声或物声。这是因为,婴儿自出生起,便有声响需要,并能从各声响中产生“诱发效应”,从而很快以声音辨别是不是母亲。可别小看母亲与婴儿间的“对话”,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婴儿“对话”,可使大脑正处在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缺乏母婴语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迟于有母婴语言交流的同龄儿,且发语不清,表情不活泼。
由此可见,年轻妈妈和婴儿的密切接触与交流多么重要。千万不要囿于快节奏生活等种种原因,忽视了身边的小宝贝。别忘记,婴儿需要母亲带他认识这个新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