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涛涛调皮捣蛋,妈妈大声叱责,却无效果,于是妈妈拿出邻居传授的“杀手锏”——“关黑屋”,涛涛立即老实求饶,于是妈妈对这个办法比较得意。日子一久,次数一多,壁橱成了涛涛最害怕的地方。每当妈妈说:“你再淘气,我把你关起来!”涛涛就非常恐怖,吓得连声音都喊不出来。经过几次后,涛涛竟然出现“口吃”。妈妈以为涛涛又在调皮捣蛋,直到有一天,有位医生说,涛涛的口吃是心理恐惧所致,妈妈才知是自己的错,但为时已晚。
其实,“关黑屋”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幼儿的自我反省能力很弱,把他关在黑屋里,他会面壁思过吗?他甚至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一片漆黑只能带给孩子恐惧,紧张,从而影响到他与人的语言交流。
但是,是孩子就有调皮捣蛋,任性撒泼的时候,这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把孩子“适度隔离”。
“适度隔离”即把孩子从造成不良行为的情境中暂时隔离开来。这样可以立即阻止孩子当前的不适宜行为,也可以帮助孩子达到自我控制。
适度隔离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措施,是“不理睬”策略实施后的“升级产品”,一般来说,父母可以先计算孩子不适宜行为的次数,若是偶发一次,可以采用“不理睬”的策略,“不理睬”策略失效了,再使用“适度隔离”策略。
适度隔离策略特别适合孩子的攻击行为与坏脾气现象。例如用脚踢人、用手打人、用嘴咬人、对人吐口水、骂人脏话、破坏东西、抢别人东西、生气吼叫、大声哭闹、抱怨烦躁,吵闹不停、一再戏弄别人等。
当然,有些行为不能用适度隔离,例如情绪问题和安全感问题,如:心情不舒服、闷闷不乐、苦恼、害怕恐惧、焦虑、胆怯等。
当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决定用适度隔离策略的时候,父母最好以不超过两句话(10秒钟)的速度,把孩子放在“隔离椅”或“隔离间”。父母不要总是“光打雷不下雨”,导致“适度隔离”策略失效。
隔离孩子的地点可以根据当时环境以及孩子年龄而定,对于2—4岁的孩子使用“隔离椅”,即搬一把椅子让他坐在家长的视线内,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不许离开椅子。也可以是:1.孩子认为很无聊的地方。2.没有人可玩或说话的地方。3.周围没有好玩的东西。4.安全、光线充足、不会引起孩子害怕的地方。5.父母在10秒内可以迅速到达的地方。
父母要注意,隔离不可以使用阴暗的地下室、衣橱、车库,父母也不可把孩子反锁在房间里。
隔离时间以孩子年龄为准,原则上是一岁一分钟,一个3岁的孩子可隔离3分钟。父母不要让气愤冲昏头,而肆意延长隔离时间。
智用隔离椅降伏淘气儿 图
在实施隔离的时候,父母可以准备一个定时器,让孩子知道结束时间,绝不能随便拖延时间。如果家长专制并且随意延长时间,容易损伤孩子的个性。另外,孩子以定时器为监督物(而不是人),容易形成自律。
适度隔离之后,父母应与孩子讨论前面发生的事件,在讨论中,让孩子说出被隔离的原因。如果孩子说得正确,家长简单复述一下他的答案后,让孩子自行离去,无需与孩子再做任何不愉快的对话。如果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被隔离,或者说出了一个不正确的答案,那么,父母不要骂他、教训他或刻意让他产生难过或对不起的感觉,而是告诉他正确答案,并让他复述出正确原因后自行离去。对这一步骤,家长千万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