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到出差,文文妈妈就觉得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因为在她临走之前,都要和女儿文文经历一场“暂离中坚战”。即使是很久之前就已经通知女儿:“妈妈要去出差,暂时离开文文一段时间,但保证很快就会回来的。”给女儿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是走之前,文文还是拼命抱住妈妈的腿,不让她出门,又哭又喊:“妈妈,你不要走,你不要走!”妈妈虽然不忍,最后还是 “拔腿”而走。出差在外,妈妈也是非常不放心女儿,不知道她在家的情况如何。
其实,文文这种情况是孩子中经常发生的分离焦虑,这是宝宝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与亲人分开时,儿童很容易觉得不安全,容易产生恐惧,因此,孩子一般都害怕与依恋对象分离。
分离焦虑因何而生?
孩子依恋母亲或其他抚养者,这对宝宝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对其照料者(父母)的依恋为他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使他们能够积极安心地探索外界环境,与此同时,依恋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宝宝打下了基础。
一旦孩子的这种与被依恋者的接近企图受到阻碍,儿童就出现分离焦虑。分离焦虑能在儿童的依恋系统与探索系统之间建立起一个连锁机制。这一机制保证儿童以依恋对象为“安全基地”,逐步地去探究环境,同时又防止儿童离“安全基地”过远或时间过长。也就是说,它一方面有助于儿童认识环境,一方面又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对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
分离焦虑的发展历程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只要爸爸妈妈适当地给予指导,并给他们一段时间,分离焦虑并非不可克服。一方面,他们慢慢开始明白了,过一段时间妈妈就会结束出差,回到家里;另一方面,最初由于妈妈远离的恐惧消失,他们渐渐开始和爸爸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比较亲近,对他们形成新的依恋。那么,对于宝宝来说,妈妈不在的日子,其实也没有之前想象的这么难过。
但是,如果家长漠视或斥责儿童的分离焦虑,或者妈妈的离开真的给照顾宝宝造成了很大的困惑,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分离焦虑就不是那么好克服了。这时,分离焦虑将经历三个界限分明的阶段:反抗、失望和超脱。
1、反抗阶段
儿童极力地阻止分离,自发地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亲近。
2、失望阶段
当与母亲亲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开始失望,反抗行为也随之而减少,强度减弱。儿童处于一种失助状态,不理睬别人,表情迟钝,由烦恼转为安静。
3、超脱阶段
这时,儿童的依恋行为被抑制,暂时不表现出来。注意,这时分离焦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换句话说,即使此刻母亲出现,两人的关系也不可能马上恢复。
其实,依恋关系对儿童早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个体在婴幼儿期与母亲 (或者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建立温暖、亲密、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最初的人际关系能为儿童提供安全感,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满足;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关注的,进而上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感到妈妈是可以信赖的,进而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和自信。
相反,一个人如果未能在早期形成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与他人建立积极依恋关系的成人,使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成为一个孤立、冷漠的爸爸或妈妈。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与父母形成积极的依恋关系、尽量减少分离焦虑的消极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帮助宝宝应对分离
给予照顾
给与儿童积极的、敏感的、互动的、充满爱心的照顾,使他们形成安全的情感依恋关系,使儿童在面对新情境时更有安全感,以避免儿童对于新环境的强烈抗拒。
加强交往
多给孩子接触人、与陌生成人及儿童交往的机会。孩子熟悉成人的多少会影响其怯生程度,如果一个孩子由少数几个成人抚养,他所产生的怯生程度可能比有许多成人抚养的婴儿高。因此,应该使儿童有尽可能多一些的照看者,这样可以减弱他们怕生的程度。
作好入托准备
如果宝宝由于入托或入园产生了分离焦虑,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早一些使儿童为入托入学做好准备。较早地使孩子明白,他们将会去幼儿园或学校,那里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但也有一些规矩必须遵守。较早地使他们在心理行为上为入托入学做好准备,让他们对幼儿园充满向往和期待。
培养交往能力
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善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环境。因为儿童的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程度,恐惧程度减弱,儿童的分离焦虑也相应会减弱。当然,交往能力并非能在一日造就,因此它更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多注意培养,在各种具体情境中适当的给与指导,做一个有心人。
耐心对待宝宝的焦虑
特别要指出的是,依恋的类型和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除了与母亲的教养有关外,更受儿童先天气质的影响。家长绝不应该因为儿童因分离焦虑而产生的抗拒行为而感到不耐烦,斥责他们,拒绝他们,这将影响他们健康依恋关系的形成,强化他们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影响他们的发展。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尊重他们的天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儿童的依恋是十分正常的行为,对儿童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处理不好分离焦虑,将会影响儿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学龄前期是孩子各种重要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应敏感地对孩子做出反应,积极温柔地与其交流,适时适当调整其依恋行为和探索性行为,培养一个聪明、活泼、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