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孩子的醋?这怎么可能呢!”
——慢着,别急于否认。先来看看历史记载和现实生活中的几个故事吧,你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嫉妒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比比皆是”,稍不留神,它也可能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
客观存在的“亲子嫉妒”
故事一:施特劳斯父子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亲子嫉妒故事。施特劳斯父子都是蜚声世界的音乐家,《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和《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和《学生进行曲》是小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说起儿子小施特劳斯,可不是他的爸爸老施特劳斯有意栽培出来的,相反,当儿子才6岁就能在家里弹奏自己构思的圆舞曲时,爸爸不但不为儿子高兴,反而深感不安,于是他禁止儿子从事一切音乐活动。当他偶尔回家发现儿子在练琴的时候,竟然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儿子,小施特劳斯的妈妈只好偷偷地给儿子请教师。待儿子渐渐长大,老施特劳斯猜忌心理变本加厉,甚至让人传言警告维也纳城内各大舞厅,倘若有谁请小施特劳斯演出的话,那么圆舞曲之王本人——老施特劳斯就拒绝在此演出。有一次,老施特劳斯听说儿子有一场演出后,就决定在同一时间也举行一场音乐会,但到后来知道自己的门票在黑市上没有儿子的价位高时,又取消了音乐会计划。他为此狂怒不已,终于病倒了。
这个著名的爸爸一辈子都在嫉妒自己著名的儿子,直至暮年态度才有所改变,但仍然对儿子很冷漠。
“名人嘛,多少有点‘神经质’,我们这些小人物没有那么多事儿。”
——不一定啊,只不过你的醋意可能表现得更加隐晦和曲折。
故事二:小宝宝和妈妈
江女士的儿子不到半岁,由于丈夫工作很忙,她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便带儿子住在娘家里。平日里,江女士与儿子亲密无间,享尽了母子亲情带来的欢乐。有一次周末,丈夫回来了,陪着儿子玩得很尽兴,儿子乐得“咯咯咯”,爸爸乐得“哈哈哈”,这本来是好事(因为孩子会认人了),结果江女士当天却哭了一个晚上,还没头没脑地训斥丈夫:“你带过几天孩子?你知道带孩子有多辛苦吗?你就知道捡便宜!你就会带孩子玩!”丈夫被弄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第二天到单位问同事:“你说这女人是怎么回事儿?”
故事三:小学生和妈妈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偶尔翻看之后,气不打一处来,涨红了脸对儿子兴师问罪:“你爸爸这好那好,以后你就别叫我帮你了!”儿子实话实说:“我爸爸就是好。”妈妈更加恼羞成怒:“你爸爸好,以后你就别叫我这个妈了!”眼看母子俩要吵起来了,爸爸把他们拉开了,关起门把孩子他妈安抚了老半天,这件事才平息下来。
老施特劳斯对儿子的嫉妒类似于同事之间的才华妒忌,与中国“望子成龙”的社会传统心理有些冲突,而后两个故事中,妈妈嫉妒的是孩子与自己的配偶有密切的亲子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亲子嫉妒更为常见。然而不管怎样,这些事实都说明,亲子之间的嫉妒是很普遍的心理现象,只不过它有时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难以察觉,常常使人忽视了它的存在。
“亲子嫉妒”有特点
嫉妒心理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内心情绪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如抱怨、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失望、冷漠等等。别人的才华、名誉、地位、容貌、气度、歌声、舞姿、和睦的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引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嫉妒,使自己陷入挥之不去的情绪困扰中。这是普通的嫉妒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嫉妒还表现为感情上惧怕被别人替代,比如担心配偶一方独自占有孩子的爱,或者婆婆担心媳妇夺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或者兄弟姐妹之间担心父母只偏爱其中一人等等。
在种种嫉妒心理中,亲子嫉妒是人们最难以发觉、又不愿发觉的,常常使亲子之间察觉不到,甚至有所感觉也会很快地被思想意识排除掉,因此,客观存在的亲子嫉妒被人否定也就很自然了。
与普通嫉妒心理相同,亲子嫉妒心理的外在表现有三个层次。
◆“隐隐的不快”——潜意识嫉妒心理。这种嫉妒人往往不自觉,一般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非常普遍,并常常与羡慕、竞争等心理混在一起。有时面对孩子与配偶关系亲密,自己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就是潜意识的亲子嫉妒心理。
◆“醋意大发”——显意识嫉妒心理。出现了有意识的行为,如:挑剔或散布不良言论,甚至人身攻击、诬陷、诽谤,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前面的三个故事都属于显意识心理嫉妒。
◆“疯狂变态”——变态嫉妒心理。表现为猖狂地攻击被嫉妒者,或无事不嫉妒。很多纪实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暴力、身心虐待等恶性事件,都有可能存在变态嫉妒心理因素。
可见,亲子嫉妒不一定立刻显现于表面,很多情况下它都深藏在人的内心,并以伪装、歪曲的形态呈现出来。
嫉妒让孩子少得一半爱
嫉妒主要是一种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有害性,反映在亲子关系中,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排斥孩子与爸爸或妈妈之间的亲情。当孩子还处在学龄前阶段中,不少家庭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妈妈,她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在感情上对孩子的独占欲望比较强烈,总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如小鸟依人,如此才能补偿自己生育和养育孩子的代价。因此,有的妈妈对孩子总是不放手,对孩子“粘”着自己还挺自豪,至于孩子与爸爸之间的疏离则认为应该如此,甚至有时干涉、剥夺孩子与爸爸游戏的机会,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让孩子损失了完整的爱。
文章开头所说的江女士曾以多种方式流露出潜意识或显意识的嫉妒,她在逗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有时会这么说:“宝宝学妈妈说话,妈——妈——好——,爸——爸——坏——”有时婆婆说:“这孩子长得真像他爸爸小时候。” 江女士就会立即反驳:“宝宝像妈妈,不像爸爸,宝宝看妈妈比爸爸漂亮,对吧?”如果三人一起出游,江女士总是与孩子亲密接触,丈夫则是拎包的或者做旁观者。而丈夫把妻子的行为理解为对孩子的爱,甘愿自己处于“待岗”状态。
故事3中的小学生妈妈则是较为明显的亲子嫉妒,丈夫把妻子的行为理解为小心眼儿,爱生气,就处处让着她。这位妈妈还说过:“儿子越长越大,感觉离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我真怀念他小时候离了我就哇哇大哭的样子。”有时丈夫双休日出差,她感觉孩子就得依靠他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她想借此机会好好笼络儿子,丈夫让她不要溺爱孩子,妻子则反唇相讥:“就许孩子与你好,不与我好?”可见,溺爱的行为背后还有这么微妙的亲子嫉妒心理在起作用。
大家都知道,母爱和父爱有不同的特点,两相结合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控制和排除嫉妒心理,让孩子既爱妈妈又爱爸爸,进而热爱生活、热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