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包括一些儿童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都认为,模仿是创造的大敌,因此,要培养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宝贝,就要摈弃模仿,给宝贝更多个性化的东西。
果真如此吗?
凯西的涂鸦故事
苏珊和凯西在玩画画的游戏。妈妈苏珊画一个圆圈,凯西也画上一个“圆圈”。凯西画的圆圈歪歪扭扭,甚至没有封口。苏珊在圆圈上添上几条线,一个太阳的图案出现了。凯西也在她的“圆圈”上添上几条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稍微直一点,有的拐了好几道弯,一点太阳的味道都没有。
半年过去了,除了在白纸上瞎涂,凯西的绘画技巧就停留在机械的模仿上。苏珊几乎就要气馁了,为什么凯西就不能创造性地画点她想象中的东西呢?不过,苏珊的顾虑很快就消失了。终于有一天,凯西去动物园玩过之后,她参照袋鼠妈妈的模样给大蜗牛画了一只育儿袋,然后将小蜗牛装在大蜗牛的育儿袋里,只露出小小的头。凯西的进步几乎让苏珊惊诧,在她的绘画技巧长时间停滞不前之后,居然突然之间来了个飞跃。凯西依旧在不停地模仿苏珊,模仿画册上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景,但是她终于有了越来越多富于创新精神的杰作了。
模仿带给宝贝的3个益处
1.模仿可以为创新积累材料
宝贝天性喜欢模仿,并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模仿是宝贝探求知识,关心周围事物,获得认知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宝贝模仿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越开阔。模仿为宝贝的创新思维积累材料。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宝贝才能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创造出更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因此,模仿是创新的基石,但是只有巧于模仿,才能真正有所创新。
2.模仿带给亲子愉悦的情绪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宝贝因为身体不适而整夜睡不安稳,那么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绪通常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有些烦闷。但是,如果宝贝醒来,突然冲着父母天真地咧开小嘴微笑,父母立刻也会不由自主地笑逐颜开,仿佛一身的疲劳也被那天真无邪的笑容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因为父母在模仿宝贝的笑时,大脑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输了愉悦的信息,立即分泌出营造快感的激素而形成。
3.模仿让宝贝更善解人意
神经生理学家发现,大脑具有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非常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非常活跃。这种神经元的活跃会促使宝贝模仿他人的动作,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因此,通过对模仿周围人的表情,宝贝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宝贝模仿行为发展进程
0-1岁
1.模仿抚养人面部表情
从降生的第一天起,宝贝就开始模仿父母了,首先是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是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大多数婴儿在出生12-30天后便具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更令人振奋的是,有研究表明,甚至刚刚出生不过42分钟的婴儿就已经具备模仿父母面部表情的能力。
选择新生儿安静觉醒的状态,站在距离宝贝面部20-25厘米的位置,吸引宝贝注视妈咪的脸部,然后尽可能对着宝贝伸出舌头,每20秒一次,慢慢地重复6-8次。大约20-30秒后,宝贝就会模仿妈咪伸舌头的行为。如果对着宝贝张嘴,重复几次后,他也会学着张开他的小嘴。除此之外,宝贝还会模仿撅嘴、微笑和悲伤等表情。不仅足月儿有这种模仿能力,甚至36周的早产儿也已经具有这种神奇的模仿面部表情的能力。
2.模仿抚养人的动作
假定妈咪在6个月的婴儿面前摇动一面小摇鼓,他会立刻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地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某些影响了。于是,他可能用手攥紧摇动小摇鼓,或者松手扔掉这个放进他手心的玩具来尝试影响周围的环境。假如妈咪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他也会好奇地学着尝试,看看他自己是否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
婴儿在9-12个月达到模仿的高潮阶段,此时他们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当1岁婴儿在观察别人玩玩具后的几小时甚至几天后,他还能寻找出被藏起来的玩具并模仿成人玩玩具的动作。
1-2岁
1.模仿对象的范围扩大
14个月大的宝贝已经能够回忆起几周前或者几个月前他们看到的一些行为,并且自动模仿这些行为。长到1岁半以后,他不仅模仿与他亲近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的行为,而且还模仿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喜欢和另一个站在他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一群孩子们相互之间一起玩,并且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动作去迎合对方的行为,这时候,与宝贝进行一对一的游戏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模仿的机会。随后,宝贝开始模仿陌生人、电视里的人物,或者他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等等。
2.开始有选择的模仿
到2岁,宝贝对模仿事物的意义开始有他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果看到成人像孩子一样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话,他会表现得很吃惊,但并不去模仿。
3.能意识到模仿的意义
2岁以后,大部分宝贝开始对成年人如何使用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会模仿爸爸妈妈使用电话、钥匙、电视遥控器等物品,或者模仿成人的其他行为。这些动作的模仿表明宝贝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个重大的跳跃,也就是说,他已经能够意识到他所模仿的动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促进模仿能力6个策略
1.亲子交流时面部表情要丰富
从宝贝出生那天起就要尽可能多和宝贝交往。选择宝贝觉醒时,和他眼对眼地互相注视,不管宝贝能否听懂,父母都可以多和宝贝说话,对着宝贝微笑、努嘴、咂舌等,为宝贝提供尽可能多的模仿机会。
2.多开展互动的模仿活动
父母在和小宝贝说话时要改变通常讲话的节奏,放慢语速,句子之间有较长时间的停歇,甚至像唱歌一样和宝贝说话,不断重复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方便宝贝清楚地观察与模仿。在与宝贝交流时,父母还可以有意模仿宝贝的行为。父母与宝贝之间这种互相呼应的交流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宝贝模仿的积极性,吸引宝贝更加密切地注视父母,并对父母的对话与行为产生回应。
3.提供模仿小伙伴的机会
尽量多提供机会,让宝贝和周围比他大的孩子一对一地玩耍。在这种一对一的游戏中,宝贝会耐心地模仿对方的行为。当宝贝能较好地跟对方沟通与交流时,父母要及时鼓励他,并且为她提供更多与小伙伴交流的机会。
4.多和宝贝玩假装游戏
多开展一些假装游戏,比如,爸爸妈妈扮演宝贝,让宝贝在游戏中模仿爸爸驾车,妈咪做饭,老师给小朋友讲课等等,让他体验成人的世界。在与宝贝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贝的认知能力及当时的游戏场景给宝贝创设一些情景与问题,让宝贝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让宝贝在模仿的前提下尝试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5.通过模仿涂鸦进行再创作
和宝贝一起画他喜爱的事物,并在画画时,耐心而兴致勃勃地向宝贝讲解你画了些什么,不要强迫宝贝照着你的方式画画,给他充分的自由,他会自己模仿,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再创作。
6.鼓励宝贝模仿讲故事
多给宝贝讲故事,宝贝听多了,自然也会模仿着讲故事。妈咪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比如讲到有趣的地方突然停下来,问问宝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通过类似的问题既可以吸引宝贝的注意力,也可以鼓励宝贝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让宝贝的模仿更进一步,向创新的方向发展。
特别提醒:
父母一定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对待宝贝的模仿行为,千万不要在做了某个动作,说了某句话之后便急不可待地强求宝贝模仿。这样只会给宝贝施加压力,让宝贝保护性地拒绝父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