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亮亮所在的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晚饭桌上,亮亮爸妈正在商量谁请假去开会,亮亮却一语惊人:“我要舅舅去开家长会,因为舅舅长得像黄晓明。要是舅舅没空就爸爸去,我不要妈妈去幼儿园,妈妈没有赵雅昕妈妈长得漂亮,而且她比我很多同学的妈妈都要胖, 小朋友都笑话我有个胖妈妈……”
毫无心理准备的亮亮妈听了十分苦恼:现在的孩子真没上下,想当年,儿不嫌母丑,谁敢这样挑剔自己的妈妈?
虽然,趋美避丑是孩子的本能,不过,在以前,8~10岁之前的孩子是不会将功利的审美观强加在自己的妈妈身上的,不少五六岁的孩子甚至认为妈妈是“世间第一美女”。是什么原因使年仅五六岁的孩子对妈妈的外貌有了观察、挑剔与不满?显然,我们周围的环境对孩子“变世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广告让孩子有了“另一双眼睛”
广告对孩子来说不仅是推销产品、培养未来消费者的渠道,也是帮助孩子打开认知、培养价值观的渠道。含有审美歧视和审美偏见的广告,对孩子起到了负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譬如某祛斑霜的广告,“有斑的妈妈难看了”;某洗发水的广告,镜头中是孩子深嗅妈妈头发的陶醉模样,然后说:“你的妈妈也有我妈妈的漂亮头发吗?”看多了这样的广告,家长又怎能怪孩子“换双眼睛看妈妈”?
孩子间的攀比让孩子萌生虚荣
如果孩子上了幼儿园,周围有别的孩子议论自己妈妈的长相,将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小的冲击。议论褒多于贬,自然皆大欢喜;要是贬多于褒,孩子就会对妈妈滋生不满:妈妈为什么不像别人的妈妈那样漂亮、时髦?
妈妈的三种反应,造就不同的局面:
-沮丧伤心型
妈妈对孩子的议论和荒诞要求勃然大怒,捶胸顿足,“我掏出一颗心对你,你竟嫌弃我!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白眼狼’。”
结果:孩子吓得不知所措,他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无心之举,怎么就在妈妈那里闯下弥天大祸。从此再不敢在妈妈面前“评论美丑”,心理上也渐渐与妈妈疏远,对妈妈隐瞒他的真实看法。
-立志“美容”型
妈妈暗下决心,火局油护发,隆鼻挖酒窝要追上别的妈妈,还美白,抽脂,“洗心革面”,让自家孩子在幼儿园小朋友处挣足面子。
结果:孩子绝不会认同妈妈的迁就和牺牲,相反,他认为妈妈怕他,自己要月亮妈妈不敢给星星。从此,妈妈在孩子面前的权威荡然无存。
当孩子嫌弃您的长相 图
-因势利导型
妈妈借此机会跟孩子讨论“美”本身有多元标准,除了身材外貌,“漂亮妈妈”的评判标准还包括自信、开朗、宽容、优雅,还包括能干、智慧、诚信和善解人意。妈妈可以肯定孩子“要求妈妈更美些”的想法,但同时也可以问问孩子:“如果妈妈老说你不如湛明莉和赵雅昕漂亮,不如刘晨和任天扬帅气,你会怎么想?”
结果:孩子从妈妈身上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宽容他人的无心之过,也学会如何在攻击性、不友好的“真话”面前找到一个缓冲带,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