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希望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即使将来没有在艺术方面大有作为,至少也能陶冶情操。
可现实中经常见到的情况却是:当家长为孩子选定特长学习后,孩子要么不喜欢,产生逆反情绪;要么不理解家长的苦心,疏于练习,难以培养兴趣。于是,有些家长就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孩子学习,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选择艺术特长方向,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首先要分析原因: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眼下正在学习的艺术特长。
比如家长希望孩子学钢琴,而孩子却喜欢画画时,家长就要分析:孩子不喜欢弹钢琴的原因是对音乐没有感觉?还是觉得弹钢琴比较难?喜欢画画的原因是受身边环境的感染?还是天生就对美术有感觉?弄清孩子兴趣爱好的走向后,再决定是让孩子坚持弹琴或转学画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要为孩子量体裁衣。
家长为孩子选择特长,要因孩子的天生素质和性格特点而定,如果孩子天生就“五音不全”,那么让他学唱歌估计就得付出加倍辛劳;如果孩子体质较差,最好不要让他练习体操等强度大、难度高的项目;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让他乖乖地坐在钢琴前肯定十分难受。归根结底,孩子在哪些方面可以培养,就为孩子选择什么特长,这样孩子容易接受,也最有可能出成果。
再有,不要对孩子学习特长抱有太大希望。
所谓特长,就是一技之长,如果家长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孩子能把所学的特长练到炉火纯青,在全国乃至世界首屈一指,那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必然会对孩子采取强压训练。但是在艺术方面达到某种高度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从中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时光和普通技能。因此,家长应保持一种平常心态,让孩子在学习特长时量力而行。
有了以上思想准备后,就可以采取措施,巧妙引导孩子的艺术爱好了——
营造环境,感受魅力
比如,若孩子符合拉小提琴的先天条件,有音乐天赋、手指也相对较长、灵活且有力度,但孩子本人却不喜欢小提琴,这时该如何引导呢?家长不妨在家里营造环境,争取让孩子喜欢上小提琴弹奏。家长可以购买小提琴曲的CD,经常在家里播放,让小提琴曲伴随着孩子生活的每一天;或者带孩子到琴行亲自感受一下小提琴的材质、音质,引发他对小提琴的兴趣。
旁敲侧击,巧妙引导
还是用小提琴的学习来举例,如果营造了家庭气氛孩子还不感兴趣,家长可以试试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小提琴,或者带他观看小提琴演奏会等相关节目,甚至在日常聊天中有意无意地提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成才经过等等。孩子听得多了,渐渐就会生成一种渴望,开始对小提琴感兴趣。
典型推动,促其上路
家长可以在孩子熟悉的同龄人中寻找典型,比如孩子的同伴或亲戚中有拉小提琴或者学其它乐器的,请他为孩子亲自表演或讲述一下学习艺术特长时的快乐和成就,抓住孩子的模仿和从众心理,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孩子爱上小提琴、爱上艺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