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接受了一位高学历母亲的心理咨询。
下面是她的讲述:
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我,一直很崇尚西方人的那种教子观念:尊重孩子的意志,让孩子保持个性自由。所以,儿子小宇出生后,我一直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他爱玩,我就给他买来各种玩具任他玩个够;他喜欢独处,我从不强迫他去交往;他出门不爱叫人,随他去,干吗要那么虚伪地和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呢!孩子3岁时,我没让他上幼儿园,主要是担心幼儿园那种整齐划一的生活会妨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一转眼,孩子该上学了,我想还是让他到学前班适应一下吧。结果没想到,在家里聪明伶俐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却成了“问题儿童”。老师三天两头地向我告状,说他很难与别人相处,还动不动因为与小朋友意见相左而冲动地将文具丢下楼、拿笔插人,甚至破坏教室的桌椅。现在,他吵着说不去学前班了,以后也不想上学了。我真不明白,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到了集体中就变了一个人呢!
看起来,这是一位盲目片面地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方式而又自以为是的母亲。西方教育固然强调孩子的个性自由,但绝不像这位母亲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没有规矩的任意妄为的自由。因为再个性十足的孩子都必须在群体中生活,都要面临如何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协调的问题。他们得学会在环境容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并遵循社会环境的种种法则,学会将社会规范和价值系统内化(即能自愿地遵守大小社会,包括孩子们相互接触与合作时的游戏规则;与周围人建立感情;了解他人的思想等),而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他人间的互补性和互惠性。而这个过程,通常应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前完成。
类似小宇这样的个案还有不少,多是由于家长错误的观念及做法,孩子没能在与周围人群尤其是与自己同龄人的交往中完成这种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导致其在集体生活中出现种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孩子或表现为行为不足,比如少讲话,不愿意与同伴接触,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避令自己产生焦虑的情景或环境,胆小,退缩等;或表现为行为过度,比如不遵守纪律,侵犯别人,自伤、伤人等。
对这样的孩子必须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治疗。通常,这种矫正过程分为三个必须的步骤:
第一,明确孩子需要被限定或被改变的行为,以及成人准备传授的行为。比如对于小宇来说,需要改变的是他不能与小朋友合作及他的攻击性行为;要训练的是理解别人,与他人产生合作关系的行为。第二,了解孩子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和令行为产生的特定的条件。比如小宇常常是在他人不遵从其意见时产生情绪冲动与不良行为。
第三,安排同样的情景,且能不断重复,训练其消除以往的不良行为方式而以一种新的积极的行为方式取而代之。比如训练小宇在他人与其意见相左时,学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情绪化。在训练过程中,孩子一旦有良好的应对方式便及时给予鼓励,而出现不良行为时则剥夺他喜爱的东西和活动。
很显然,这种训练离开同龄人、离开集体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对于这类“问题儿童”,家长除在家庭中积极地为其创造各种条件外,还要与幼儿园和学校老师沟通,避免老师因孩子行为不良而讨厌甚至排斥孩子,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