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对“怎么学”的回答是:记住它!谁擅长记和背,谁就能得高分,学习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要想靠“记住”来学习,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那么多信息、知识,谁也不可能都记住,也不是所有的都必须记住。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过程本身,在于在“过程”中是否学会了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在过程中学会学习
教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教育教学的主人,孩子只是被塑造者。可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教师再也不可能像裁缝、理发师那样对学生剪裁、修剪。教师要做的,全都得通过学生自己最后去完成,教师只不过是他们自主发展的服务者,教育过程的主人还是儿童自己。
一位老师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要学生抛硬币,并告诉学生出现国徽面与数字面的机会各占一半。有个学生抛了10次,出现国徽面有8次,数字面有2次。他说:“老师,您讲的不对吧。”老师微笑着说:“你回家继续抛,看看结果如何。”这位学生回家后,一连抛了5000次,发现抛的次数越多,国徽面与数字面出现的机会就越接近。第二天,他对老师说:“老师,您是对的。”
无疑,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对的,他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了思考。
在过程中学会创造
在某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地上的小画家》一课。课文讲的是:冬天的大雪将原野覆盖,小鹿、小鸡等小动物都出来了,用自己的足和爪子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出来?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呆在家里。”老师听了很不高兴,严厉地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能告诉我正确答案?”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老师说:“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
人天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教育应该去唤醒每个人的潜能。因此,对于孩子“粗浅”的看法,“脱离实际”的想像,教师和家长都不能轻易地说“不”,因为创造正是在不断的追问、假设、探究、想像中诞生的。而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孩子宝贵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这不是危言耸听。不久前,一位教育工作者做了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和大学分别就一个圈是什么,看能够得出多少答案。这位老师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一位小朋友说:“是苹果。”另一个回答:“是月亮。”结果共有20种答案:烧饼,眼睛,飞盘……在大学,老师同样画一个圈,问学生是什么,没有一个回答,老师只好点名,被点名的大学生站起来犹豫地说:“应该是零吧?”
经过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教育,学生们建立了一种这样的信念:教师提的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对于教师突然提出的感觉简单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教师的真意,就不敢贸然回答,他们关心的是教师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观点,他们已经习惯了权威。
这样的情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可喜的是,正在进行的课程教材改革,特别强调改变过去那种机械训练、只注重结果的现状,特别强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最终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