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国内部分地方临床流行的所谓‘胎教’的有偿活动是没有严格的生理学研究基础的,对广大家长是一个误导,不利于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这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12月2日在由本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北京市妇联儿童部、当代家庭教育报联合召开的“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主题座谈会上,对“胎教”提出的强烈批评。
在谈到“早期教育”这一话题时,丁宗一认为:早期教育应当是教育家按照教育学规律进行的活动,应当有别于儿童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表征。现在社会上我们能够看到的讲述“早期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重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理学的知识,没有跨出生物医学的范畴,这绝不是“教育学”的领域,也不是“教育学”的实践。从科研方法学的角度来看,利用其他学科的手段和结果开展跨学科研究是允许的,但要遵守该学科方法学原则和推论原则,不能任意盲目推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一味“提前”,甚至“超前”,严重损伤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了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在会上以北京0—3岁儿童受教育率低等问题为主题,介绍了北京市早教现状及问题。针对北京市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国际国内的对比分析,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她指出,北京市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管理与指导机制还没有建立与完善;0—3岁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北京市真正的属于社区建立与管理的社区早期教育机构还是空白;北京市早期社区学前教育的管理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管理范畴;社区早期教育所涉及的各部门的统一与协调行动,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北京市早期社区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有待于明确与确定;社区学前教育专业化指导与师资配套还是一片空白。
如今0—3岁婴幼儿的父母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年岁轻、学历高、收入高的特点,在对孩子教育的需求上也与以往的父母有所不同。新浪网站育儿频道的主编艾樱所作的《0—3岁儿童家长对网络媒体的关注、参与及要求》的发言,对此进行了重点介绍。她说,通过各种活动我们发现家长们对早期教育的迫切要求有如下两个内容:即婴幼儿营养饮食以及早期智力开发。这些年轻的父母在育儿知识的需求上有以下特点:
1、需要最新、最快的国内外专业育儿信息。需要大量专业的育儿咨询。这些信息应查询便利,搜索方便,且可以保存。
2、家长渴望得到儿童专家的在线答疑,及时沟通、解惑。
3、提供个性化信息,为自己的孩子量身订做信息,包括儿童主页及全程指导。
4、家长间有互相交流育儿经验的需求。新浪网站育儿设有育儿论坛、教育论坛、爸爸论坛及年龄段小俱乐部等共40个论坛。每天帖子14000多条。妈妈们就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常进行广泛的交流。
今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帮助和支持下,本报、39健康网、当代家庭教育报、亲子杂志社、新浪网和国家育婴职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等单位联合主办了早期教育宣传项目,旨在通过在报刊、网络上开辟早期教育专栏,以开展“全国育婴知识百题有奖竞赛”、邀请不同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送教上门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年轻的家长传播正确、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科学育婴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