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儿子已经1岁了,长得活泼可爱。不久前,在医生建议下,她带儿子去医院做了儿童智能测试,分数挺高,自己也觉得高兴,但是她却始终没弄明白,这样的测试到底有什么用?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有关专家。
智测都测些什么
走进北医三院的智能测试室,张惠敏大夫正忙着接电话。张大夫说,由于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测试的内容都不一样。
据了解,医院开展儿童智能测试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测试的内容,主要是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看孩子的智力、动手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机能是否与其年龄相一致。智能测试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智商、灵活性、协调性,眼神表现,模仿能力等等。张大夫强调,孩子是否足月、早产都会作为智能测试的参考因素,力求使测试更加准确。至于具体测试的内容,张大夫介绍说,小一点的孩子,主要是看眼神,手抓的能力,模仿能力;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拼图游戏,以及注意力方面的测试。学龄前的孩子可以进行分类、理解甚至是数字计算方面的测试。目前医院开展的测试范围是从4个月到17岁。
测试结果说明什么
据北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魏玲教授介绍,智能测试通常以分数进行划分,分数为91—130属于正常,71—90属于边缘状态,而70以下就属于智力偏低,可能存在某些问题。
那么,进行测试后的结果就能代表孩子的智力水平吗?张惠敏大夫表示,一次测试,只能证明孩子在某一年龄段,是否达到了该年龄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并不能证明孩子以前如何,也不能证明孩子未来会如何。如果孩子的分数比较高,说明他在这个阶段智力发育得比较好,如果分数低了,也没必要给孩子戴一顶“不行”的帽子。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教授强调,智能测试的结果很可能出现偏差。因为目前国内采用的测试题目,大多来自国外,与中国孩子的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此外,测试本身只能反映孩子发育正常与否的一个方面,而对于他们的创造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则无法衡量。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智测分数偏低,是由某一项较差引起的,这说明,在现阶段孩子的这一项能力有欠缺,如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矫正是可以克服的。比如,有些孩子由于被过分娇惯,该爬的时候不让爬,该抓的时候不让抓,时间一长,主动性退化,导致智能发育大大落后于同龄孩子。这种情况如果能早发现,就可以通过针对训练进行恢复。
提早发现智力发育问题
做智能测试有时还能发现孩子存在的一些大问题。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智能测试本身不能发现疾病,但作为一项前期诊断,可以检测孩子是否智力发育落后,然后根据智测的结果就能进行相关诊断。
据专家介绍,有些孩子由于出生过程中的意外会导致智力受损,进行智能测试就可以提早发现这些问题。沃教授在采访中提到,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身上的小问题,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好转。然而,这种疏忽往往会耽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以脑瘫为例,如果在孩子6个月时能够发现,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来说,孩子长大后生活自理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在孩子2岁后发现,往往就太晚了。
此外,沃教授告诉记者,通过早期测试,可以反映孩子未来的发展潜力。科学研究证明,孩子的才能有5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50%是由后天培养的。有的孩子语言能力比较强,有的孩子操作方面的能力强,应该着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魏玲教授并不建议家长经常带孩子进行智测,1—2岁时可以进行一次筛查,以后测试时间间隔应至少在1年以上,并且最好选择正规医院和心理研究机构进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