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首页 | 搜索 | 女性 | 男性 | 医院 | 问药 | 疾病 | 药店 | 保健 | 养生 | 长寿 | 中医 | 中药 | 心理 | 自救
快讯 | 美容 | 瘦身 | 丰胸 | 防晒 | 家居 | 饮食 | 性爱 | 怀孕 | 宝宝 | 运动 | 健身 | 健美 | 偏方 | 秘方
健康快讯·家庭生活·保健养生·两性空间·中医中药·女性天地·心灵鸡汤·男人世界·育儿宝典·家居饮食·健康问答
  您的位置: 求医问药 > 育儿宝典 > 怀孕指南 > 正文
孕妇判定胎儿性别的方法(图)

本文章关键词胎儿性别
请输入关键词
WWW.JK58.COM    2008-12-8 8:56:52

  绝大部分的父母虽然口口声声说胎儿健康最重要,是男是女无所谓,但是,从口气中仍可感受出他们对胎儿性别的偏爱与无奈。这种情形在先生是独子,或前面已经生过几个女儿的孕妇表情中更为明显。因此,妇产科医师随时要准备回答孕妇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民间的传统方法

  利用传统的方法来预测胎儿性别是中国人的拿手绝活,也流传得很广,可惜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这些方法预测男女成功的几率大约是五成,这与你闭着眼睛乱猜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些民间方法有:

  1.从孕妇的肚型来判断:孕妇的肚型尖凸,会生男孩;肚型浑圆,则生女孩。其实,孕妇的肚型与胎儿的性别没有关系。

  2.观察孕妇容貌与皮肤的变化:如果孕妇的容貌变得漂亮,皮肤变得光滑,可能生女孩;反之,容貌变丑、皮肤变得粗糙,甚至脸上长满青春痘,则可能生男孩。这种说法很多人相信,但事实证明可信度不高。

  3.孕妇的口味改变:有人认为孕妇口味如果与前胎不同,则胎儿的性别也会改变。其实孕妇喜欢吃酸吃甜与胎儿的性别是无关的。

  4.胎心的快慢强弱:一般认为胎心较强较慢的话,胎儿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则是女孩。这种猜测胎儿性别的方法,出错的几率也很高。

  医学方法

孕妇判定胎儿性别的方法 图

  目前,妇产科医师可用来判定胎儿性别的方法中,实用而比较可靠的有:

  1.超声波扫描: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到目前为止的报告显示,它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在妇产科界使用非常普遍。

  利用超声波诊断胎儿性别时,男婴的准确度可达95%以上,女婴的可靠度则只有85%左右。

  2.羊膜穿刺术:羊膜穿刺术主要是为了诊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方面或神经管的缺陷,通常在怀孕16~20周实施。由于可以得知胎儿的染色体,因此也可知道胎儿的性别。准确度可达99%,但是有1%的流产几率。所以,医界不赞成只为了测知胎儿性别就做羊膜穿刺术:

  ·羊膜穿刺术或抽脐带血

  3.绒毛采检术:又称“绒毛取样术”,通常在怀孕8~10周时做。主要目的和羊膜穿刺术一样,是为了诊断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但也有人用来诊断胎儿的性别。准确率可达98%。

  ·绒毛采检术

  利用绒毛采检术虽然在怀孕10周左右即能判断胎儿的性别,但它可能造成流产(3%~5%),还可能伤害胎儿,造成其手脚的残缺。因此,最好不要单为了测知胎儿性别而接受这种检验。

  4.生理盐水冲洗子宫:这是近年来同类方法中比较实用的,通常在怀孕9周时施行。到目前为止,证实安全性相当高,可靠性达98%。但这种检查只能测知男女,无法知道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且在检查前一周内不可有性行为才能减少误差.

  5.验血: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采取母体的血液,来判断胎儿的性别。虽然对胎儿没有任何危险,而且一些检验单位声称可靠性达95%,但根据笔者所得到的临床资料与证据显示,错误的比例相当高。因此,并不是一个可靠实用的方法。

Fire
来源:求医问药
评论】【投稿】【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
·一次偷偷摸摸做爱的经历 图
·征服亲密之战学会触摸女人
·日本MM怎样锻炼她们的阴道 图
·什么是处女膜?[图]
·话题:用DV自拍性爱过程 图
·女性高潮与时间无关 [图]
·做爱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图
·预防射精太快的三个方法 图
·《色戒》被删的做爱视频片段
·初夜同床应该如何避孕? 图
搜索导航 >>>
求医问药搜索:
. 相关文章
   揭秘胎儿性别形成的过程 图 2008-12-1 13:45:17
   药转变胎儿性别致两性畸形? 2008-11-24 9:58:35
   怀孕十六天验血可知胎儿性别 2008-8-25 15:04:21
   怀孕多久可知道胎儿性别 2008-8-23 13:16:11
. 精彩图文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尽快去 名医名院 就医治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商引资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5-2009 求医问药 jk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