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胎儿经历阵阵宫缩的挤压,从狭窄而屈曲的产道娩出,这个过程是人类最早最重要的感觉学习经历,而剖宫产使婴儿失去了这次重要的感觉学习机会。使婴儿感觉学习先天不足,并可能由此导致一系列行为问题。对此,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爱尔丝(Dr.Jean Aryes)及台湾郑信雄、陈文德等人,曾论述了分娩方式可使儿童产生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但是至今,关于分娩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仍停留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的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的阶段。对婴儿早期行为与分娩方式关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作者自1997年以来,结合临床实践对出生后前3个月的婴儿行为进行了观察,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如下。
1 感觉统合与感觉学习
人的大脑是通过感觉学习的方式达到感觉统合的。即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行觉、本体觉等感觉接受来自外环境,包括自身(内环境)的信息,由传入神经输入脑干网状系统进行过筛,进一步传达至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分轻重缓急向效应器(机体)发出指令,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出反应;在接受新的信息的同时,大脑要找出贮存于记忆中的经验信息,将新的感觉与以往的经验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做出有效的反应,这个过程称感觉学习(Sensory study),又叫感觉-动作学习。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处理,叫做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初生婴儿大脑的感觉统合能力是极不成熟的,机体对信息的反应动作是泛化的,必须经历丰富的、适当的感觉-动作学习过程,大脑才能渐渐的成熟起来,机体对环境信息的反应才能协调有效。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由初级向高级,由单纯向复杂,由不协调向协调逐步发展起来的。婴儿在0~2个月时侧重于第一层次的统合,即触觉和运动觉的统合;1岁时进入第一、二层次的统合,即身体双侧协调、运动计划、注意力和情绪快速发展的阶段;3岁时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第三层快速发展,即视动觉、视觉、辨认、手-眼-脑协调迅速发展,并且,第四层的统合,即专注力、观察力、组织力、思维能力、概括、推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也开始快速发展。
感觉学习中,触觉分布最广,感觉信息输入最多,也最复杂。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具有高级的思维、创新、情感、语言,能保持专注、镇静,与人类特有的触觉感官-皮肤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皮肤薄而毛少,对各种刺激的分辨能力最多样,最细腻。皮肤能感知物体的性质、温度变化、触摸、挤压、碰击、疼痛等的性质和程度,还能感知来自机体本身的信息,如饥饿、渴、便意等。这些信息以每秒数以万计的频率刺激皮肤感受器,大脑对这些信息具备两种反应,对危险的信息(如手触火炉、触电、刀割)产生回避/反抗性反应,叫做触觉防御性保护反应;闭上眼能说出触及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这是大脑对触觉信息存在记忆和辨认的结果,叫做触觉识别。如果大脑对触觉信息刺激不加过滤,不分主次,一律忙于反应,而且反应过强,这便是触觉防御过度。并由此引发婴幼儿及儿童期后的诸多行为问题和学障。
2 剖宫产与触觉防御过度/迟钝
胎儿在3个月时就具备了触觉反应的能力,能对压觉、触摸刺激做出反应,4个月时有冷觉和味觉,5个月时有温热觉,7个月时有痛觉。但在子宫里,胎儿能接受到的主要是动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和碰触觉的信息。显然,一位勤于活动和劳作的孕妇,要比一位整日卧床,懒于活动的孕妇的胎儿触觉-动作学习的机会要多,未来婴儿的行为问题也会少一些。
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肌、腹肌和提肛肌的收缩,最后经过狭窄而屈曲的产道挤压,使胎儿的肌肤、关节、头部都受到节律性挤压的刺激,使其接受了强有力的触觉、本体觉、前庭觉的学习。
出生后,母亲的爱抚、哺喂、搂抱、亲子间的戏耍,形成最初的母婴依恋。婴儿的翻滚、爬行,和友伴的玩耍、争夺玩具,风吹、雨淋、玩沙、玩水、玩泥等,都是很好的触觉-动作能力的学习过程,也是大脑对触觉信息的处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整体泛化向局部精细发展的过程,即统合能力成熟发展的过程,如果感觉-动作学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误,将可能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快捷的剖宫产,使胎儿失去了产程和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从而产生以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为主诸多的行为问题。婴儿期表现为情绪波动,脾气暴躁,哼哼叽叽,多动不安;睡眠不好,要么不睡,要么不醒;粘人与厌恶触摸并存;常常莫名其妙地哭闹,使家人惊恐不安,疑神疑鬼;注意力分散,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对某些即使很小的声响也能产生过强反应,以至惊醒哭叫;儿童期后,部分小儿的行为问题可能表现为多动,注意力涣散,情绪化,胆小退缩,缺乏自信等。触觉防御反应迟钝的小儿,则表现为过分乖,渴求较少,睡多动少,对信息反应迟钝,幼儿期后,手足笨拙,动作协调性差,缺乏自我意识。以上行为问题将会影响小儿学业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3 剖宫产儿情绪困扰的调适
剖宫产引发的婴儿情绪变化、睡眠障碍、多动、易惊、哭闹等行为问题,主要与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识别性处理障碍有关。当然,也存在着本体-前庭觉统合不良。所以,调适措施以输入触觉刺激信息,整合触觉防御反应为主,佐以本体-前庭觉的调整。调适的实施越早越好,最好由母亲来进行。
手法调适:作者在传统小儿推拿的基础上,采用一套以揉为主的调适手法。通过手法使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反应的自我调节性达到进一步整合。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绪困扰。1997年以来调试了1000多名问题婴幼儿,效果明显。经过10次调适,100%情绪困扰的婴儿睡眠改善,情绪稳定,视听专注,爱玩爱笑,社会交往能力提高。
亲子互动:新生儿出生后要即刻进行搂抱,肌肤相贴,坚持婴儿抚触,引导婴儿左右翻滚,匍行,开展亲子“帆船”,“飞机”升降,软垫压身,爬越障碍,浴巾操等触觉-动作训练游戏,都是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家庭调适方式。
运动训练:3岁以上的问题儿童,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采用滑板、大笼球、球池、滚筒等教具训练。也可在家庭开展趴地推球、亲子角力等运动,这也是整合神经系统反应和调节性反应的自我训练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