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是一部围绕心理主题展开的都市情景电影,很多人喜欢看这部略有些无厘头的电影,是因为内心也有类似的购物、选择乃至暴饮暴食的神经官能症问题,而心理学的神秘和魔幻般解读人心的能力,也是吸引很多人探密的一大因素。
房树人心理测验到底是不是那么神奇?购物狂、暴饮暴食狂又是如何产生的?本期精神分析专家将揭开其中的谜团。
[剧情回放]
芳芳是一个购物狂,无法控制的购物欲,令芳芳经济陷于困境,更因此而连番失业。李简仁是城中专医购物狂的精神科医生,却又是个患有选择恐惧症的病人。芳芳遇上一个购物时喜欢人争我也争,争到又后悔的何穷富,芳芳认定穷富有同样购物狂症状。
与此同时穷富和简仁不约而同约会芳芳,芳芳如在梦中,心神飞往约会的衣着,并不在意同时答应了两个约会。芳芳为约会买鞋,看中两双鞋子,一时间不能下决定,偶遇一个殿堂级的购物狂陆小凤,小凤用“房树人”心理测验帮芳芳抉择,芳芳得悉小凤原来是心理医生。
芳芳意识上较喜欢简仁,小凤却把简仁的前度女友丁叮当带回来,叮当见简仁有新女友,大受刺激想跳楼,原来叮当自跟简仁分手后,患上失恋创伤后遗症,变得极度自卑,成了卑贱俗的购物狂。简仁的选择恐惧症同样发生在感情事上,芳芳为了大局,主动选择了穷富。
简仁为芳芳出头,简仁似明白自己更爱芳芳,当场求婚,另一方面,穷富不甘芳芳被抢,也向芳芳向婚,叮当见简仁向芳芳求婚,伤心地向简仁求婚,穷富不甘后人又向叮当求婚,结果四人弄出了四个婚礼。
小凤以人类发展的心理学,利用四人的性格缺点,同时进行四个婚礼,让他们的性格来决定他们的命运,简仁、芳芳、穷富、叮当在四个婚礼的过程中,终认知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还知道了自己心底内的最爱。
■精神分析解读
1.房树人能读懂人心吗
房树人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投射测验,用来研究一个人的潜意识,从画中的房子、人物、窗户等安排可以看出当事人潜在的心理冲突以及自己也没有感觉到的情绪。类似的投射测验还有罗夏墨迹测验,通过一张形象不完整的图,让当事人描述自己的想象来分析出其内心的潜意识,以及沙盘游戏,其方法和房树人测验差不多,主要元素也包括房子、人物、动物等。
一般人喜欢这类游戏是觉得它好玩,可以探索内心世界,发现自己也不了解的另一面。但如果要体现测验的科学性,帮助当事人正确解读自己潜意识的话,则测验的解释人必须受过专业的培训,可以通过标准图像的对比,来了解一张图大概反馈出来的情绪信息,例如人物之间的距离、窗户的关合反映内心的安全感、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等。
2.女人购物狂 男人暴食狂
购物狂是人在面对痛苦时转移注意力、回避痛苦的一种方式。
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人际关系的摩擦使人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人际关系是个人很重要的情感支持系统之一,而现代人大部分是在职业场合和别人打交道的,这就决定了白领们大部分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竞争、利害关系,而人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必须有所防范。相形之下,和家人、亲戚朋友相处时人的心理壁垒会降低些,因为血缘、姻缘关系,这种情感联系更多是在无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关系里,人虽然会丧失部分的独立性,但可以感受更多的安全感。而大都市里很多白领都是后来移民人口,以小家庭或单身居多,因此,他们必然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在面对压力和痛苦时,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开始下降。
更容易产生神经症的人,往往是成熟度不够、依赖性较强、以前的生活一直一帆风顺、优越感较强的。而女性性格更为细腻敏感,对痛苦的耐受度相对男性低一些,她们的购物狂等神经症症状也容易变得更严重一些。对作为感情动物的女人来说,情感方面的打击尤其会使心灵遭受伤害,出于逃避痛苦的本能,她们会像电影中的叮当和方芳一样,很容易在失恋后疯狂购物、吃零食等。
3.选择障碍:有自恋倾向
像简仁这类的选择障碍,大多是有自恋人格特质的。这种人把对别人的印象完全等同于自己,所以他们的判断标准只有黑和白两种,和自己一样的是白,不同于自己的是黑色,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灰色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因此,当他们要面对众多的抉择时,就会像简仁选套餐一样,无所适从,也特别容易受伤害。
自恋人格的人,很难评价他们是好是坏,有观点认为特别优秀的人多少总有些自恋,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适度的自恋对个人成长很有帮助。
4.被选择障碍:预防性自我保护
像叮当这样,总是选别人不要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她选择压抑自己的强烈需求,这样即使自己将来被抛弃,她也不会感到太痛苦,因为她会想:反正我当初也没选择最好的。因为没有选择,所以就不会有得失和痛苦,这是种预防性的姿态,往往是在某次受重大心理创伤后产生的过度自我保护,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这种迁就的被选择,同样注定了她最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5.克服购物狂:改变生活方式
在遇到创伤后,购物、暴食、酗酒则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它在麻痹人的心灵的同时,也会损伤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方式,最后加剧人的压力,形成心理失衡的恶性循环。
那么,在遇到一下子很难克服的创伤时,该怎么办?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先改变人的行为,随后他的认知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可以用运动来代替购物,当一个人为了完成某个既定的目标而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时,她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之向健康的、有节奏的生活作息转变的过程,而生活方式的健康可以帮助她应对眼前的危机,形成良性循环。当然,不管怎样,该面对的矛盾最后还是不能一味逃避下去,否则痛苦只会越来越深,在条件成熟、自己不至于心理崩溃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去直面问题。如果遇到严重的适应性障碍,也可向好友或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