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节目在今日荧屏已非新鲜事。当越来越多的同类节目涌现出来抢夺观众,心理类节目却悄悄背离了“按摩”心灵的初衷。
心理节目,四处开花
打开电视,这边,《心理访谈》中的心理专家正为水火不容的母女俩分析问题;那边,《半边天》里的心理学教授正在为“如何给爱情保鲜”支招。类似的心理“按摩”类节目,在地方荧屏也四处开花。北京有《谁在说》、《生活广角》;上海有《心灵花园》、《相伴到黎明》;广州有《夜话》;深圳有《守望心灵》;重庆则有《情感龙门阵》……
同类节目在荧屏风生水起,颇为壮观。究其原因,专家指出,一方面,现代都市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需要平台来宣泄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电视节目通过讲述少数人的心理事件,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从而也带动了最重要的收视率。
真实打折,帮助不够
该类节目之所以受欢迎,与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及嘉宾的麻辣点评有很大关系。然而,这样的节目基础正逐渐遭到观众质疑。日前,不少节目被曝受访者涉嫌扮假,让观众对此类节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节目是否对当事人真起作用,也有待在实践中探讨。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困扰病人的心理问题,通过不到一小时的节目来解决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属于隐私范畴的心理问题,是否适合通过电视这个媒介进行“放大扩散”更有待商榷。此类节目往往采取心理专家或嘉宾提供建议。有观众提出疑问:为了追求效果,许多嘉宾并没有“按摩”当事人的心理,所作所为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心理冲突。
服务多点,娱乐少点
专家认为,心理类节目的定位首先是服务,而不是治疗,因此要求对当事人进行医学上的帮助,不必要也不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类节目就可以天马行空。毕竟,真实性和服务性是节目立身之本。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心理类节目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且参与节目的人多是为了寻求帮助,因此对掌控节目的嘉宾、主播来说,更需警惕误入歧途。应尽量避免不恰当的调侃,不能为了娱乐观众,而去加重当事人的痛苦。此外,心理学专家还指出,在过于注重收视率的今天,该类节目如果只是从满足观众的窥探欲出发,猎奇式地寻找选题和当事人,不仅与提供心理帮助的节目初衷背道而驰,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也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