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乏味的工作、糟糕的交通以及繁琐的家务,我们会经常感到很无聊。但这些抱怨究竟是有根有据,还是借口托辞呢?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又该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呢?
无聊是怎么回事
坐在安静而昏暗的学术报告厅里,你和疲乏的“拉锯战”开始了。脑袋上方的投影仪嗡嗡作响,你却神游于那些幻灯片之外。台上那位教授仿佛离你十万八千里,这时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你,那就是——无聊。
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无聊这种沉闷情绪的心理学基础。早期,表现较差的工人对工作所表现出的厌烦情绪,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单调乏味的工作对人的影响。1926年,英国国家工业心理学研究院的心理学家赫德森·戴维斯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无聊类似于精神疲乏,是由于工人对流水线上精细而重复的作业缺乏兴趣所致。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瑟夫·巴尔马克,在20世纪30年代末,指出无聊感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并发现同时使用3种兴奋剂——安非他命(amphetamines)、麻黄素(ephedrine)以及咖啡因,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中的疲乏、困倦、注意力涣散等无聊的症状。此外,向参加测试的学生支付报酬也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这说明,无聊感是刺激和动力不足的一种复合物。
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诺曼·D·森德伯尔与他的学生理查德·F·法默对无聊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他们共同发明了由28个问题组成的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简称BPS),用BPS测试人们在不同境况下产生无聊感的倾向性,结果显示,几乎每个人在身处重复、单调、压抑的环境却无法摆脱的时候(如排队等候),都有过短暂的厌烦情绪。但有些人却频繁地感到无聊,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刺激;或者由于不具备自娱自乐的能力而闲得无聊;或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对“生存”本身产生厌弃。
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沃丹洛维奇和同事的研究显示,常感无聊的人患焦虑症、抑郁症、嗜药及酒精成瘾的风险更高。他们易怒、好斗,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表现较差。
两大因素催生无聊感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外部刺激不足和自身调节能力偏弱。
2005年,沃丹洛维奇和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克雷格·华莱士,以及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史蒂文·卡斯在BPS分析中指出,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说是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由于渴望外部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于无聊中。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汉斯·艾森克指出,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续变化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否则无聊感就油然而生。
尽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却各不相同。这是沃丹洛维奇在BPS测试中总结出的第二个因素。爱好广泛且富有创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森德伯尔称:“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侣那样安静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他们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自身调节能力又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沃丹洛维奇认为:“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脑对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难填。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你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为了摆脱无聊,人们会沉湎于吸烟、搞破坏、赌博以及嗜药等有害行为,追求感官刺激。
情绪波动会陷无聊深渊
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很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1951年,澳大利亚籍精神分析学家奥拓·费尼谢尔在对无聊情绪的精神分析中说,由于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个体不知道找乐子,被无意义感包围,就会产生一种更复杂的无聊感,直指生存问题本身。而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无聊感也会随之产生。2000年,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巴尔迪尔,描述了6例被他称之为“生活无聊感”的案例。这些案例显示,失去生活目标会使人产生深刻的无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弃当生物学家的梦想后,后悔嫁了一个不喜欢的丈夫,生活在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弃了当天文学家的梦想,转而投身宗教事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通过“内观”来对抗无聊
无聊感各有不同,治疗无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就可以尝试换个工作,或者通过增加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来改变工作环境。
沃丹洛维奇指出,如果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总是被无聊感占据,他就应该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他说:“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其实很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体会合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2003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克尔克·沃伦·布朗和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M·瑞安在一篇论文中写到,充分认识自我和周边环境是内观(mindfulness)的关键。内观是人感知和关注当前的状态,源于东方哲学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练习者缓慢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感觉,并让思绪天马行空般穿行于脑海。内观训练可以帮训练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绪的漩涡,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2007年2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家报告称,在接受为期10天的内观训练后,冥想的初学者与没有接受训练的人相比,工作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明显改善。此外,前者的发呆情况和抑郁症也逐渐消失了。
一些应对无聊的方法有时还会帮助我们治疗其他疾病。一些研究显示,如果戒毒以后能有效应对无聊,复发的可能性就小。美国纽约市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正在用美沙酮对156名嗜药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发现嗜药者的无聊程度是判断他们是否痊愈的惟一可信指标。
测一下你有多无聊
你属于容易无聊的人群吗?做完下面的测试就知道答案了。在每个问题后给自己打分,分值在1~7之间,“强烈反对”的记1分,“完全赞成”的记7分,“中立”记4分。请注意有“”标记的句子分数正好相反:“完全赞成”的记1分“强烈反对”记7分。在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将28道题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说明你越无聊;总分偏低,则说明你不容易无聊。
1 对我来说,全神贯注是件易如反掌的事。
2 工作时,我常为其他事情忧心忡忡。
3 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4 我经常觉得自己“闲得发慌”,但又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5 在必须作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时,我常常感到困扰。
6 被迫观看别人的家庭电影和旅行幻灯片,这让我备感无聊。
7 我脑海里始终有许多计划和任务去做。
8 对我而言,自娱自乐是件很容易的事。
9 我需要做的都是些单调而重复的事情。
10 与大多数人相比,我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促使我前进。
11 我能从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中寻找刺激。
12 我很少因为我的工作而兴奋。
13 任何情况下我总能找到事情做,而且能够找到并保持 自己的兴趣。
14 大多数的时候,我总是无所事事。
15 我可以很耐心地等待。
16 我常常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很闲。
17 在一些不得不等待的场合,比如排队时,我会显得坐立不安。
18 我常常一觉醒来,就有个新点子。
19 我很难找到一个让我十分兴奋的工作。
20 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充满挑战的事情来做。
21 我大多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能力,应付工作所需实在是绰绰有余。
22 许多人会说我是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人。
23 我的兴趣太广泛了,没有时间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完。
24 在朋友圈中,我是最有恒心的一个。
25 除非是做一些令人激动甚至是危险的事情,我总觉得自己无聊得像行尸走肉。
26 丰富的变化和多样性才让我真的开心。
27 电视和电影都千篇一律,太过时了。
28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周围的事情总是既单调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