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4日,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因座位问题与一年仅14岁的女生发生争执并当场掐死该女生。
2005年11月26日,因开车斗气,两车追尾,其中一司机拿起车上的棒球棍殴打另一司机,并砸毁其车玻璃。
为什么人们的火气变得这么大?为什么一点点小事会升级到危及生命的争斗?专家说这都是平时情绪管理欠佳,遇到突发事件神经激动,从而整个人失去控制,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在情绪失控的紧急关头,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逃离现场。
■神经激动往往铸下大错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惊恐爱恶都是情绪的具体表现。情绪的表达可分为内在体验、外在表达和神经激动。内在体验是人内心的基本感受,由此产生的表情、动作、行为等是外在表现。而神经激动是人们经常会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一个环节。神经激动是在突然刺激下血液加速循环产生的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很多人也是在这种情绪下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解放军304医院心理咨询科的彭国球主任讲解了情绪的ABC理论。A就是突发事件,B就是自我的认知过程,C就是由A和B导致的反应和行为。比如说一对新婚夫妇,两人约好一起过周末,可丈夫因为临时有应酬未归,妻子做好饭,在久等之下打电话寻找却无人接听。于是晚上丈夫回来后在妻子过激的言语之下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在这件事中丈夫未归属于突发事件,而最重要的就是认知过程,在长久的等待下产生的猜疑、焦虑、担心,种种情绪加在一起使妻子在丈夫回来后失去了理智沟通的能力,从而使一件小事上升为一场战争。
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过自己的认知产生各种反应,这就是情绪的ABC理论。
■性格决定情绪也决定命运
我们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多数人情绪较为稳定,能够很好地控制,有些人则平日里脾气就很火暴,遇事更为冲动,比一般人出事的概率高。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也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家庭遗传、所受教育、自身教养、生存环境等等,这些加起来所形成的综合素质,使人与人对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彭主任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高中女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有次考试没考好,退出了十名之外,很伤心,回家对父母说后,父母因心急训斥几句,该女生一气之下吃安眠药自杀。偏激的认知产生错误的结果,这种认知是加入了自己性格的弱点,在父母、环境的刺激还有社会压力下形成的。
除了个人性格原因还有健康状态。人在饥饿和疲劳时会情绪低落,吃饱或处于温暖环境下情绪会比较好。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回到家里,孩子要求其讲故事时,家长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而吃过饭后,情绪会明显好转,这时提出要求多数是有求必应。
还有类似天气、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夏季是事故高发期,在炎热、憋闷的环境下情绪也不稳定,而下雨天多会使人沉郁。
■是什么让情绪失控?
很难说现在的人是变得脆弱还是坚强。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的,还有那触目惊心的自杀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率。我们在谴责这一连串数字的时候不能不反思。从社会的角度看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情绪不能自已?
首先是社会运行速度的加快,竞争性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个人都有个人的烦恼,各种职业都有各种职业的病。事业、爱情、房子、车子哪一项不是要我们操心的。在种种的压力下,有人倒下去了,有人站起来了。其次是期望值的普遍升高。再也没有大锅饭、人均收入20元的日子了。看着别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谁也不想原地踏步,对自己期望值的升高,也是在让自己情绪负担加重。而面对难以确定的未来焦躁不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情绪。再次是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往往是被保护好的,有别于从前打闹争抢惯了的多子女家庭,对于在家里受到的挫折和不平等待遇,对于社会所给予的一切痛苦易于接受,而独生子女却没有这个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日本电影叫《大逃杀》(又名《BR法》),讲的是在日本严重失业压力下社会青年的屠杀运动,每年选派一个班到荒岛上互相残杀,最后留下一个胜者。电影虽然是超现实虚构的,可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两点:第一在社会的压力下年轻人竞争的现实是血肉模糊的。第二要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被自己的恐惧、嫉妒、愤怒、贪婪等人性本身所具有的消极情绪所击倒。因为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神明。
■情绪也需要管理
时下有个很流行的词叫情商。情商有五大要素: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调节管理自己的情绪,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自我情绪发展成长。情绪的管理是比时间管理、习惯管理、人际管理更为重要的管理。彭主任教授了三种管理情绪的方法:逃离现场,改变认知和掌握控制情绪技巧。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逃离现场都是最有效最容易做到的。例如前面看到的案例,如果公交车售票员和女学生可以采取一方回避的办法,大概也就不会有惨案的发生。我们常常不愿意选择逃离现场是碍于面子,可是事后又会想如果当时我走开就好了。适时选择一种退路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等待情绪平稳。
改变认知可能不是在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要贯穿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不断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使自己客观、随和。对某个问题的执著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去看。有个小故事讲一个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打鱼的,老婆婆每天在担心晴天大儿子没生意,雨天小儿子不能打鱼。有人就劝导她,可以反过来想啊,晴天小儿子赚钱,雨天大儿子又有生意。古语也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改变自己的认知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控制情绪较好理解,也有法可循。激动时深吸一口气,情绪低落时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搞笑的电视,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让自己不太悲不太喜,适时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