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欧洲人在他们的言谈与写作中,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称为“黑天鹅”。然而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澳大利亚第一只黑天鹅的发现而崩溃。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求职似乎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大人物们纷纷唱衰,你也不被身边的朋友看好。此时,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应对焦虑,让意外进入你的生活。
就像那只黑天鹅。
面对危机,无望被一再确认
3年前,很多本科生毕业时,都认为自己如果上了研究生,将来的职业起点会高出许多,并坚信这种投资有足够高的性价比。但这种期望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成为一种失望。
这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焦虑,也是非常明显的。
小江是小梁的男朋友,3年前两人研究生毕业时曾相互鼓励一起考博士。结果小梁没有小江幸运好,考博未成的她只好找了一家学校当老师。带着优越感以及在未来将承担更多责任的小江,开始了3年的博士生之路。然而今天,小江突然发现自己失去的似乎更多——3年前他不屑一顾的那所学校,现在就算他打破脑袋都不可能进去了。此时小江的压力已经不仅仅是工作问题,还有写在女友脸上的期望。
他失眠了,开始夜夜做噩梦,精神越来越憔悴。小江考虑过继续读博士后,然而,两年之后又会怎样呢?小江逼着自己不去想那么远:“未来既然无法预料,干脆不去想。”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由信心维系的,雷曼兄弟等投行的倒闭,使社会整体信心受到打击。在校的大学生,作为一串多米诺骨牌的最末端,谈到未来,也开始从美好憧憬转而成为严重焦虑。有责任感的学生开始失眠并沮丧不已:“我会不会毕业即失业?”
小刘是思想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一段时间以来,他始终被这种焦虑包围着,四处求助:我该如何选择未来?
老师们很认真地告诉他:“现在不考博还干什么呀!”“3年后经济形势会好起来的,正好趁这3年拿个博士学位。”“现在找工作,完全是自找死路,还是在学校多待几年吧。”……
结束了这场谈话,小刘更茫然了——他本以为会得到一些鼓励与信心,没想到进一步确认了未来的无望。
焦虑是一种动力的启动状态
让我们站得远一点儿来看看小江和小刘的心理历程。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他们有一种对未来的失控感。这种失控感引发焦虑,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极端化。
一旦被极端的情绪所控制,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fight(战斗)或者flight(失控)。小江的极端化表现是,既然未来已经完全失控,就业市场如此不景气,不如选择延迟面对;而小刘则是准备着去战斗,但没有得到肯定与信心。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焦虑也是一种动力的启动状态,接下来怎么应对才是积极与否的关键。更多的人寻求的控制感,是对未来重新做出准备、预测。但这只是一个幻想,因为“黑天鹅”的存在意味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在意料之外,又影响深远。
所以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应该是去获得别人给你未来的一个确认与预测,而应该学会系统地应对当前的焦虑以及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应对焦虑的本质,是应对焦虑所引发的fight或flight。flight时,人们的表现就是放弃、回避、退缩,陷入悔恨与自我安慰中,这有可能引发失眠、急躁、敏感、自卑,甚至产生极端化行为;fight时,人们则开始主动寻求信息与机会,更有自我突破的意识,去做一些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小江处于flight状态,而小刘则是在fight。只是,如果小刘的fight更有计划性、系统性,也许他会得到更满意的答案。比如,他不去问老师自己该做什么,而是问老师“如果我考博士,将来都有哪些工作机会?”“我现在很想去××机构,不知哪位老师有认识的人推荐认识一下。”“我现在正在面试一家企业,希望老师能给我写个推荐信。”也许这样,他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与信心。
如何应对就业焦虑与求职受挫
有效应对就业焦虑可以从三个层次入手:
第一层,感受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分析这些情绪是因什么引起,自己担心的到底是什么。
情绪如同面纱,会给人一种生活基调,而这层面纱经常被不自觉夸大了。比如,就业难、竞争激烈,是否就难到无法就业?“找工作”到底是在找什么——在找“一份工作”,还是在找面子与尊严,或在找苦读十几年的回报?
林清毕业时找所有认识的老师咨询,想明确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最好”。最后在与一位心理咨询老师交流之后,林清终于明白,其实他是想让别人印证他需要一份挣钱多的工作。
心理老师问他期望有许多钱用来做什么,林清这时才开始现实地思考。他列出“每月还助学贷款”、“每月给家里生活费”、“自己要租房”……最后算出的每月支出总数是3500元。老师问,你现在研究生毕业,获得一个挣这些钱的工作有压力吗?林清突然发现,自己以前身上一直背着一块并不存在的巨石。
当明确自己担心的是什么时,一个人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资源。
小晨是金融专业研二学生,她一方面为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担心,另一方面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适合这个专业。也许此时此刻,留给她的只有退学一条出路。
然而,当她开始定义自己的担心时,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不适合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特别不喜欢与纯数据打交道,金融危机使得这个领域没有了机会。那么金融专业毕业后,只有从事金融相关工作吗?金融相关工作都需要与纯数据打交道吗?毕业的时候,整个社会不再需要金融人才吗?即使不再需要任何金融人才,你就完全失去工作能力与机会吗?……你所学专业毕业生都在从事什么职业?还可以从事什么职业?从事这些职业需要积累些什么?如果毕业不进入金融领域,还有什么可选择的?”
是的,到此小晨已经清楚自己在大学将要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了。
第二层,明确所担心的事情中哪些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自己目前无法解决的。
也许目前经济发展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国家在解决。同时,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似乎更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积累自己的使用价值——毕业那一刻使自己这个“商品”更有价值。我此前在一些学校给学生讲座之后,总是收到回信。有一个学生写道:“很感激您及时的关于就业的演讲,使我能够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职业道路……我第一次突破自己,在公众场合举手提问。我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增长自信……”
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只是因为人们经常不知道自己要突破的是什么,而失去了行动的机会。当把问题定义清楚后,发现“举手”并没有那么难,“回答不上来”也没有让自己损失多少魅力。但却使自己惊奇地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突破。
第三层,尽自己所能,去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学生都清楚找工作其实是在找“我的工作”,想做些“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在找“可以让自己有一些自信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找面子与尊严。那么,也许你眼中的就业市场突然会变得很大很大。兼职、创业、管理培训生、SOHO等等,其实都可以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对于学生而言,可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修炼自己的能力、素质、品质,为自己实践出一个具有差异性的简历;是去认识尽可能多的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或职场人士,从他们那里获得忠告与启发;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建立自己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与渠道;是面对焦虑与求职受挫感,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同学朋友的支持——当然,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与支持,是需要你自己澄清与说明的。
让意外进入你的生活
正如《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书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言——“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活着本身就是极大的运气、一个可能性微小的事件、一个极大的偶然。”因此,不要再等待别人的承诺与预言,别被一群预言家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左右了想法,因为未来发生什么,他们只能在事件发生后预测。你需要做的就是:
避免在对未来确信无疑的前提下才去行动,而是做个“有准备”的人。正如巴斯德所说:“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但是,不要在每天早上寻找某种特定的东西,而要努力工作,并让意外进入你的生活。”
区分正面意外与负面意外,并提炼负面意外中的正面意外。危机给中国企业一个创新的机会,一个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机会,一个整合产业链的机会。当然,也带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的机会,一个开始自己为自己负责任的机会,一个使自己更坚强的机会。
抓住一切机会,或者任何含有机会的东西。去与尽可能多的看上去有信息与机会的人交流沟通,因为即使什么也没有得到,你也没多大损失。别以为自己努力学习就是全部的“准备”,那远远不够。世界是互动的,机会是流动的,因此你需要互动起来——与人、与机会互动起来。
因此,我给大一新生的忠告是,想想自己“毕业离开校门的那一刻,你将拥有哪些能力与素质”,“一个拥有这些能力与素质的人,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早早地让大学生活有焦点,也许早早地就能发现新机会。认识十个以上工作着的师兄师姐,从他们那里获得忠告、信息与机会,早早提升自己的价值点、差异点,积累自己的支撑点。
我给毕业生的忠告是,不要羞羞答答等待一个工作,而是让所有认识你的人知道你渴求着某一个工作机会——在你的博客、你的MSN和QQ签名档、你的求职简历、在你的人际交流中,告诉别人你的期望。“你敲门,门为你开”,许许多多“为找不到合适的人”而焦虑的老板们在等你敲门。
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你自己的事就是思考清楚、尽力做,别人的事就是别人给或者不给你机会,但更多时候依赖于你“做或者没做某些事情”,老天爷的事就是经济是U型、V型还是L型发展。
当你做好自己的事,有效影响了别人的事,老天爷也许会做更好的事。
这样,你就是一只积极的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