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纳什是一位数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位与疾病抗争了30多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传奇人生曾被改编为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电影。由于对博弈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一生都在与抑郁症搏斗。他曾经表示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一度甚至险些自杀。他原本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为了使生活充满一点阳光,学会了幽默。幽默是他宣泄悲哀和消极情绪的方式。每当林肯讲笑话时,他的眼睛就会发亮,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先大笑起来,并手舞足蹈。笑,成了林肯缓解压力与抑郁的最佳药方……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精神疾病患者,他们最终没有被社会遗弃,而在现实生活中,众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又生活在怎样的境遇中呢?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就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这两种常见精神障碍进行了阐述。采访过程中专家纷纷呼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重返主流社会,坚定治疗信心,享受美好人生。
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意中断治疗
最近,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发布了国内首次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依从性调查(ADHES研究)。结果显示,相当多的精神病患者并未完全按照医生嘱咐治疗,大约有3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依从性问题,随意自行停药、减药或拒绝服药,结果就是反复发病。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每一次复发都会导致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并可能导致大脑的永久性损伤。对患者家属来说,复发意味着亲人病情恶化和强制性的住院治疗,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复发增加了医务人员治疗疾病的难度,也占用了医疗和社会资源。
多数人不知疼痛由抑郁引发
根据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的调查,将近70%的重度抑郁初级护理患者首先出现的只是躯体性症状,例如疲倦、精力缺乏、睡眠问题、食欲改变、全身疼痛、背部疼痛、腹痛、关节痛、头痛、乏力及胃肠功能紊乱。
在抑郁症确诊患者中,有43%承受着慢性疼痛性躯体症状,而非抑郁人群伴有疼痛性躯体症状的比例仅为10%;72%的患者直到确诊时才知长期困扰他们的躯体症状和抑郁症密切相关。患者和医生对抑郁引发的疼痛性躯体症状都认识不足。
悲剧本来就不该发生
几年前,某幼儿园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个保安疯狂挥刀砍向幼儿园的15个孩子,造成2死13伤的悲剧。专家告诉记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这个保安本来就是一位已经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曾住过院。由于出院以后没有继续进行规范治疗,引起疾病复发。司法精神病专家事发后对他进行了鉴定。在这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眼中,孩子的家长到幼儿园来,他们做的动作就是针对他的,家长摸一下孩子的脑袋,他的头就疼,因此他要报复这些家长……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别的病患最大的不同就是越有病越说自己没有病,拒绝治疗,典型症状就是没有自制力。周东丰教授谈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治疗非常困难,大家想方设法让他吃药,但后来病人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肯吃药了,即使在很严密的监护下,他也会把药吐了,或者是藏起来,结局就是疾病复发。
精神分裂治疗需动用社会力量
怎样才能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治疗呢?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何燕玲教授表示医患沟通很重要。她告诉记者,现在有的医生常常给病人居高临下的感觉,病人如果多问几句:这个药有什么不良反应?或者是我吃那个药好不好?医生就会不耐烦。精神分裂症患者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应该采取的办法是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决定吃药,吃什么药,该怎么吃,给病人的感觉是这是你跟病人共同作出的决定,就像教小孩子一样。
给病人安排好合适的服药方法后,就要安排病人的随访时间,跟病人约好我下次见面的时间,他就会有压力。最后是治疗教育,要把一般吃多少药,吃多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重要性告诉病人和家属。对一般病人,我们常说久病成良医,对精神病患者也是一样的,当他有了自我体验后,就容易接受治疗。在国外,常让精神分裂症患者互相交流,病人接受信息的效果特别好。还可以组成家属的教育小组,互相传递有关信息。
何燕玲教授介绍,在具体治疗手段上,非典型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已经为医生、患者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另一方面,新的治疗模式也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拥有更加独立、自由的生活,提升自信和自尊,并最终回归社会、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