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表现
所谓的心理是指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心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的社会性,其客观性是指心理活动是物质世界的"复写、摄影、模写"。(《列宁全集》第14卷第224页)。人反映客观事物与镜子反映的客观事物不一样,镜于是消极的反映,而人脑是能动的反映。人脑的反
映是受个人条件折射的,即受个人的经验和他全部的个人性格特征制约的。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或者具有不同性格的人来说,其反映是不同的。
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它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和不断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质的含义广泛,个人的品德、觉悟、智力、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都属于素质的范畴。所谓的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诸要素及其发展水平,主要包括性格、兴趣、动机、意志等内容。它对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整体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并制约着人的能力和才能的发挥。
良好的心理索质是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的重要条件,也是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积极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当受教育者的心理与思想处于协调状态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以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受教育者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信息,是通过他们内心的理解、思考、选择等精神活动来完成的。
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的早期和中期,正值青春发育期,在此期间,其形态、生理、内分泌、行为,智力等方面表现着一系列的急剧变化。尤其是由于性激素分泌旺盛,又会通过反馈增强或减弱下丘脑变化。大脑皮层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影响青年的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易冲动。随着青年学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生理成熟不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等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必然进一步促进其心理意识、情感、意志、人格等特征的发展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朝气蓬勃。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一般落后于生理成熟程度,认识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自制能力差,缺乏自我保健能力,由此也会造成一系列矛盾,从而引起各种心理冲突,表现出某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例如:独立自主与遵守纪律的矛盾;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与自己尊重别人的矛盾等等。所以这个时期对他们身心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己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客观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就中国大学生来说,其心理障碍也是比较严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新影响。这里综合为以下几点:
1.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大学生大都具有自豪感,同时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刚入学的学生既认为自己有幸升入大学,往往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对自己的先天缺陷和后天不足缺乏清醒的认识,又因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痛感自己的渺小和浅陋,或因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遂自惭形秽,自视处处不如人,于是终日忧郁寡欢,压抑自怨,离群索居,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从而逐渐引起深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人的身惭自艾、变态自尊,悲欢失望的不良心理情绪体验。具有此种心理的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弱,经受不住一些刺激和意外打击,形成不肯出头露面,不愿与人交往的心理,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划地为牢,固步自封,放弃自我努力;从而影响了正常人际关系,带来心理上的痛苦。由此形成了学习能力不强和生活上不适应等素质,进而导致神经衰弱症。据资料表明:在新生中有近50%的学生有情感上焦虑、忧郁,行动上的犹豫和退缩。
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也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考研究生、经商、出国、择业等问题无一不牵动着他们的敏感神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同时危机也油然而生。所以,无尽的希望与失望的情绪在他们心中躁动。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易绝望或精神崩溃,进而成为心理障碍患者。在情绪上表现消极,行为上表现散漫。
2.恐惧心理。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异常的情境中,产生莫名其妙的心理感受。身陷此境试图摆脱又孤立无援时,恐惧心理又油然而生。恐惧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种企图脱离险境的情感体验。
3.自傲心理。自傲心理是大学生交往中出现的一种带有浓厚的盲目自大色彩的情绪反映,具有自傲心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情形,往往把自己摆在不恰当的地位。有的是有意无意地贬低对方,常常使人陷入难堪,窘迫的地步,甚至使对方只好"敬而远之"、"退而避之"。他们往往不能充分认识自己心理素质不良的危害性,不能充分地尊重交往对方的人格,进而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4.怀疑心理。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具有双重心理特性,一方面怕受他人猜测怀疑,另一方面又难以克服猜测、怀疑他人的习惯。疑心重的人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认为具有特大的含义,总是以为他人在评论甚至在贬低、抵毁自己,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就形成怀疑心理。由于这种不良的心理也导致人际关系障碉,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旦发生同学之间的争执或冲突,就会产生较强烈的对抗行为。有的会施以人身伤害或由于心理压力加剧产生轻生的念头。
5.恋爱问题造成的性变态。恋爱问题是日益成为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生理上的初步成熟,性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开始出现早熟的现象,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顾虑毕业后难择配偶,担心成为大男大女,而产生抑郁、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也有的学生自作多情,有的产生恋物癖、窥阴癖、露阳症等变态行为。很多资料表明,在恋爱问题上导致心理失衡而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业的已呈上升趋势。
在大学生中,因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烦躁、焦虑、自卑、孤独、过份的自尊等不良心理成为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因此而退学、休学,也有的学生因此而走向绝路。据北京16所大学调查资料表明,由于精神疾病而死亡的学生占休、退学、死亡总数的一半以上。天津的大学调查资料表明,有神经衰弱和精神异常潜在因素的人数为50.22%和25.75%。大学生心理素质亟待培养和提高。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明确地在理论上提出了将心理教育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观点。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培养大学主健康心理素质的途径
通过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研究分析,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逐渐懂得社会生活知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独立自理意识和能力,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2.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正确处理心理发育中的新问题。
3.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心理学知识,开设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咨询选修课,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4.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高远的志向。使他们不断地扩展视野,增长才干,陶冶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改进社会实践教育方式,通过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从而树立劳动观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
6.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减少心理冲突。欲求良好的心境,必须有良好环境。要通过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在高雅、健康的心态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