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况。两性生理方面的差异也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特征上显现出来。尽管大家一般认为女性罹患心脏病的发病率较男性低,但它仍然是女性的一大杀手。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心脏病是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超过三分之一的妇女(每年约有800万人)是因为心脏病或中风而去世,这比乳腺癌的死亡率高出18倍,比艾滋病死亡人数高出6倍。令人担忧的一点是,男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但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却与日俱增。来自欧洲的资料更显示,55%的欧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脏病,相对于男性的43%,充分显示心血管疾病在女性的重要性。如果有人认为心脏病是男人的疾病,女人大可超然“病”外无需担忧,则是大错特错。
女性雌激素保护血管
上天对妇女的确有厚爱,即女性鲜少在年轻时患有心脏病。这主要拜托于女性特有的荷尔蒙,也即雌激素(estrogen)。这种荷尔蒙能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中“好的胆固醇”,降低“坏的胆固醇”,使血管不容易硬化和阻塞,形成一种保护作用,就因为如此,在所有年轻猝死病例当中,男性占了九成以上。但是女人在50岁以后步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失去了保护伞,血胆固醇开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降低,血管逐渐发生动脉硬化现象,与此同时,更年期后的女性较容易患上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随之而来的就是停经后的妇女患上心脏病几率直线上升,赶上男性。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晚10年得心脏病,所以55岁以后的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就会大幅提高。
女性症状不同
从实际解剖观点来看,两性之间并无不同,但心脏病发的症状很可能相去甚远,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如男性典型。男性患病者常以胸闷、压迫紧缩为主要症状,而女性主要申诉背痛、腹部疼痛、呼吸急促、恶心、消化不良或异常疲倦,症状往往较难以捉摸。由于女性心脏病患者多属高龄,有时会有“无症状”心脏病发作,而首发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其症状包括气短、疲乏、脚肿等。女性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女性通常不会联想自己可能得了心脏病,就诊的时间比男性晚,而延误了就诊。
女性的诊断检查变异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最常用、简捷和经济的方法,但其准确率亚于男性。而心电图运动试验对于男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超过70%,但女性病人由于体力、运动耐力、雌激素对心电图的影响,使心电图运动假阳性率高,不能完全信赖。目前在一些复杂或不明朗化的女性患者身上可考虑采用核素或超声波影像负荷测验来加以断定。但是就算这些测验出现不正常缺血状态,女性往往在接受“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时,也无血管狭窄现象,其假阳率之高须进一步审视。正所谓“女人心难以捉摸”。
女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
90%以上的心脏病都属于冠心病,其原因不外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超重等,两性之间并无差异。女性心脏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主要跟家族心脏病史和吸烟有关系。近年来,年轻女生吸烟人数上升,烟龄越久,患冠心病的几率越高。烟里的毒素容易损坏血管内膜功能,“抵消”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使吸烟的女性患冠心病较一般女性高6倍至9倍,男性则高4倍至6倍。研究更发现如吸烟的女性同时服食避孕药,患冠心病几率大增,这可能是由于避孕药内的激素成分会增加血管凝块的机会。
雌激素替代疗法
既然雌激素能在女性起着保护作用,妇女在进入更年期之后,使用荷尔蒙替代治疗是否也能产生同样功能?从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雌激素并无保护心脏作用,相反的还可能增加更年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目前雌激素替代疗法是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身体发热、心悸等),但不推荐用于冠心病的预防。
女性与心血管疾病 图
女病人介入治疗的性别差异
女性患心脏病致死率比男性高是不争的事实,不容忽视。其主要原因包括女性发病时年龄较大,易于漏诊和误诊,就诊时间延迟,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病况,使当前女性接受介入治疗几率相对减少。医院针对女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积极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或绕道手术)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女性接受这类疗法能把死亡率和心脏病再发作率减少50%。女性冠脉血管一般较细,而且弥漫性长病变较多,在支架植入术之后容易产生血管再狭窄,需要再次介入治疗或绕道手术,医学上称“再灌注治疗”。
女性心血管病的预防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两性并无多大差异,须采取全方位综合防治法,其中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和积极的二级预防等。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女性尽量避免吸烟,每天保持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通过调节运动和饮食,使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4.9kg/m2,腰围小于90公分。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治疗更为关键。及早进行女性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也是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总之,预防心脏病要靠自己,女性对心脏病不可掉以轻心,应保持高度警觉性,别让脆弱的心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