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即当睡不睡,或整夜辗转反侧难眠,或睡而易醒。多伴见面色不华,肢体疲倦,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或烦躁等。中医认为,此病多因思虑过多而劳心,以致心脾气血虑耗;或肝肾两亏,肝阳上扰以致心神不安;心肾失交、痰热内阻也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采取指压的手法对缓解失眠很有帮助。
疗法一
取穴:足三里、神门、三阴交。
手法:用揉法。先足后手,以双手拇指指腹在相应穴位上先揉后压,指力渐加,以能忍受为度,每穴3~5分钟。每日l次。虚证宜轻,实证宜重;年老体弱(或小儿)者宜轻,体壮坚实者宜重。虚证时间宜短,实证时间宜长。下同。
疗法二
取穴:主穴:印堂、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肩井、中脘、气海、关元。
配穴:
①肝阳上亢配行间、太冲、肝俞;
②痰浊内扰配脾俞、胃俞、心俞、足三里、丰隆、八髎;
③心脾两虚配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等穴;
④阴虚火旺配桥弓、肾俞、命门、涌泉。
手法:
1、基本操作法:
①头面,颈及肩部的操作:用推压、揉、点、捏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以指推压印堂→太阳→角孙→风池,推数次,然后揉、点上述穴位,再捏肩井穴等。
②腹部的操作:用揉、振、点法。患者取仰卧位,先围绕脐部进行顺时针揉,掌揉数次后,改为指揉、指振,点中脘、气海、关元穴。
2、辨证配穴操作:
①肝阳上亢:加揉、点行间、太冲与肝俞穴,揉、点肝俞穴时,可取坐位与俯卧位。
②痰浊内扰:先沿脊椎的两侧进行指揉,然后轻揉、点脾俞、胃俞、心俞穴。再在按摩腹部时,配合揉、点足三里、丰隆穴,横擦左侧背部及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③心脾两虚:先揉、点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等穴,再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④阴虚火旺,先推桥弓20~30次,再擦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然后擦涌泉。
上述操作,每次约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疗法三
取穴:神门、三阴交。
配穴: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心肾不交配肾俞、心俞、八髎。
手法:每取主穴加配穴,以双拇指揉、压、点、推。每穴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疗法四
取穴:脊背两侧、天柱、神门。
手法:先以双拇指指腹按于脊背两侧,自上到下,推压数遍,再指揉压天柱,神门。每次20~25分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