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有时会感觉咽喉异常不适,如有物梗阻感或有物黏贴于咽部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临床出现这些症状,最常见的有梅核气(如某些神经官能症)与阴虚喉痹(如慢性咽喉炎等)两类,其病因病理不同,治疗方药也异。
一、梅核气
除见以上表现外,并有情态抑郁不快、胸中闷塞、肋胀满或痛、舌苔白腻,妇女可有月经失调等。经检查咽喉、食道均未见异常,且不影响饮食,其发作常与情绪变化有关。因其发作时喉中如有梅核梗阻感觉,故名为梅核气,乃由于平素情态不畅,肝郁不舒,疏泄失常,肝气犯脾,脾不健运,痰湿内生;或因气滞津停,聚而为痰,气滞痰郁交阻于胸膈之上,故见梅核气的各种症状。治当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药如法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复花、香附、佛手、苍术之类。若痰湿久郁化热,口苦而干,心烦急躁、舌红苔黄腻者,去苍术,减法夏、厚朴用量,加黄连、黄芩、瓜蒌、竹茹以清化痰热;若病久入络,瘀血内阻,唇舌紫黑者加丹参、桃仁、赤芍、郁金等以活血行瘀。
此病是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慢性病,故治疗用药见效较慢,必须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效果方能显著;且病者平时应正确对待各种事物,保持良好情绪,避免忧思郁结,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也。
二、阴虚喉痹
除见开头所述的一般症状外,病者还会出现喉咙干燥、干痒或干痛、干咳少痰、咽喉灼热或声音嘶哑,时有干呕,经检查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或兼有喉蛾肿大、色暗红,舌质偏红等表现。
此乃平素肺肾阴虚,虚火上灼咽喉所致,或因急性喉痹失治或误治,反复发作,逐渐伤及肺阴,咽喉失于滋润而成。治当滋阴降火利咽为法。方用养阴清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加减。药如沙参、麦冬、花粉、生地、玄参、浙贝、丹皮、桔梗、胖大海、甘草等。若肺阴之虚,累及肾阴也虚者则并可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上方加熟地、淮山、女贞子,或改用知柏地黄丸加沙参、麦冬、五味子;若久病入络,舌有瘀斑、瘀点者为夹有瘀血内阻,以上诸方可适当加红花、赤芍、丹皮之类。
此病属五官科顽症之一,治疗起来,往往难以一时见效,病者必须有耐心、有信心坚持治疗用药;平时务必注意保持精神愉快,不要轻易动怒,防止情态之火上攻咽喉;饮食以清淡而富营养为宜,勿食煎炸热辣之物;力戒烟酒与避免吸入粉尘或有害烟雾;发作时可用淡盐水、神晶漱口液漱口,也可吸入蒸气,均能起到利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