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首页 | 搜索 | 女性 | 男性 | 医院 | 问药 | 疾病 | 药店 | 保健 | 养生 | 长寿 | 中医 | 中药 | 心理 | 自救
快讯 | 美容 | 瘦身 | 丰胸 | 防晒 | 家居 | 饮食 | 性爱 | 怀孕 | 宝宝 | 运动 | 健身 | 健美 | 偏方 | 秘方
健康快讯·家庭生活·保健养生·两性空间·中医中药·女性天地·心灵鸡汤·男人世界·育儿宝典·家居饮食·健康问答
  您的位置: 求医问药 > 中医中药 > 保健养生 > 正文
敲敲打打 除“坐班”小病痛

本文章关键词养生
请输入关键词
WWW.JK58.COM    2008-11-19 8:10:13

  肩颈酸痛:摇头晃脑

  对于常需提肩打字及凝视电脑屏幕引起的肩痛、颈痛、落枕,应当在打电脑一小时后,左右“摇头晃脑”三分钟,因为这样的动作能散瘀活血,活动颈动脉,畅通呼吸管道,并帮助调节久未活动的颈椎,避免血液凝结在肩颈部,使累积的疲劳容易散开,避免哪天早晨醒过来,突然“落枕”而不能转动脖子了。

  手腕痛:伸臂旋腕

  手腕痛大都是因为长期打字、移动操作鼠标或写字而造成的。此时不妨多做“伸臂旋腕”的动作,将右手举在头右前方,手掌朝上,大拇指往下,小指往上,使手腕往右下旋紧;同时,左手往左臀部旁伸,手指下垂,大拇指往上,小指往下,使手腕往右下旋紧;然后同时右手再尽量往上伸,左手尽量往下伸,同时以鼻子缓缓吸气,使两手腕周围感到酸麻,受到调整。最后,缓缓以嘴吐气,慢慢放下手臂。然后再换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同样方法运动,如此左右重复做几次伸臂旋腕,可减轻手腕的疼痛及加强腕部的机能。

  腰酸背痛:左右摇动双腿

  至于久坐引起的腰酸背痛、坐骨经痛、足麻等,不妨每隔两小时,“左右摇动双腿”五分钟,可立即改善下肢循环,舒缓膝腿和腰部的僵硬。或者伸伸懒腰,松弛一下脊柱,畅通呼吸。或者站着把脚伸直,把脚尖往上往内翘,使整只脚的背后经络感觉酸痛,整只脚的循环就变好了。

  眼睛酸涩:眼部按摩

  至于现代人因电视、电脑、功课及工作等,过度使用眼力,使得眼睛酸涩、容易流泪、疲劳、过敏、怕光、视力减退等问题,可常按摩左右“眉头”(攒竹穴)、“眉毛中点”(鱼腰穴)、“眉尾”(丝竹穴)、“下睛眶中点”(承泣穴)、“内眼角”(睛明穴)。同时可常吃特别有益眼睛的食物,如杏、柿子、油桃、莴苣、桑葚汁、黑豆浆、菠菜、芥蓝菜、胡萝卜、芒果、哈密瓜、橘子、金橘等。

  头痛眩晕:敲打腿部

  长期晚睡容易引起偏头痛、眩晕、眼酸涩、黑眼圈、颈紧等,常以拳头下缘肥肉敲打大小腿的内侧中线,由脚踝上缘往上敲小腿内侧中线、大腿内侧中线,一直敲到腹股沟,左右腿各敲五至十分钟,早晚各一次,可畅通肝胆循环系统。平时可多吃酸且绿色的食物,如奇异果、青葡萄、青苹果、梅子、凤梨等,因为酸与绿色较能入肝作用。

  便秘:敲打膝部

  对于工作紧张所引起胃火、便秘、口臭、牙龈出血等,经常用拳头下缘敲打大腿外侧边缘,由髂骨沿着大腿外侧边缘往下敲至膝盖,左右腿各敲五至十分钟,早晚各一次。同时饮用“甘蔗粥”可改善以上症状。用去皮甘蔗两三节切成小块与小米加水七分满煮成粥,来改善肠胃功能。

Sky
来源:求医问药
评论】【投稿】【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
·女性手淫会不会影响性高潮
·流产后多长时间来月经?
·睡觉时流口水怎么办?
·胆结石的饮食注意事项
·白带异常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牙周炎?如何防治 图
·甲沟炎如何有效的治疗?
·吃了从阴道流出的爱液怎么办
·青春期少女手淫解答
·怎么样能快速治疗打鼾?
搜索导航 >>>
求医问药搜索:
. 相关文章
   立秋养生需远离秋燥 2010-8-24 10:10:22
   春季女人养生要吃春 2009-3-25 15:08:41
   最经济的养生长寿菜 2009-3-25 14:42:25
   身体壮的人更适合低温养生 2009-3-23 10:32:47
   养生食谱春季防病多喝粥 2009-3-21 14:38:27
   女人上火的天然养生秘方 2009-3-20 15:09:23
   春分气候特点及养生原则 2009-3-20 15:07:35
   养生多吃草莓不上火 图 2009-3-20 14:26:35
   春季养生饮食起居全攻略 图 2009-3-19 15:19:28
   春季郊外踏青可以养肺 图 2009-3-19 15:09:59
. 精彩图文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尽快去 名医名院 就医治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商引资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5-2009 求医问药 jk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