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首页 | 搜索 | 女性 | 男性 | 医院 | 问药 | 疾病 | 药店 | 保健 | 养生 | 长寿 | 中医 | 中药 | 心理 | 自救
快讯 | 美容 | 瘦身 | 丰胸 | 防晒 | 家居 | 饮食 | 性爱 | 怀孕 | 宝宝 | 运动 | 健身 | 健美 | 偏方 | 秘方
健康快讯·家庭生活·保健养生·两性空间·中医中药·女性天地·心灵鸡汤·男人世界·育儿宝典·家居饮食·健康问答
  您的位置: 求医问药 > 中医中药 > 中医特色 > 正文
栗子也是中药且浑身是宝(图)

本文章关键词栗子
请输入关键词
WWW.JK58.COM    2008-8-28 13:25:22

  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肾虚腰膝无力及小儿筋胃不健等。

  栗,为壳斗科植物,其花、叶、实等皆可入药。

  栗花,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微温、微苦、涩,有健脾止泄、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泻痢、便血、瘰疬等。《日用本草》言其“治瘰疬。”《滇南本草》言其“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四川中药志》言其“治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不止。”

  栗叶,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滇南本草》言其“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现代实用中药》言其“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

  栗壳,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食物本草》言其“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日华子本草》言其“治泻血。”《太平圣惠方》言其“治鼻衄累医不止:栗壳五两,烧灰,研为末。每服二钱,以粥饮调服。”

  栗荴,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食物本草》言其“治栗子颈(瘰疬):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本草纲目》言其“治骨鲠在咽:栗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

  栗毛球,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唐本草》言其“疗丹火疮、毒肿。”《滇南本草》言其“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广东中药》言其“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

  栗树根,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食物本草》言其“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四川中药志》言其“治血痹。”

栗子也是中药且浑身是宝(图)

栗子也是中药且浑身是宝 图

  栗子,又称板栗,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每年8~10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壳取仁用。栗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据测定,栗子中淀粉的含量高达62~70%,蛋白质含量为5.7%~10、7%,脂肪含量为3%~7.4%。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等,特别是维生素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水果都高。

  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肾虚腰膝无力及小儿筋胃不健等。《名医别录》言其“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千金·食治》言其“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新修本草》言其“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淤。”《滇南本草》言其“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栗子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颗顿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小牛
来源:求医问药
评论】【投稿】【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
·中医讲的湿热是什么意思
·治疗咳嗽的51个偏方[图]
·有效治疗冻疮的良方
·五种“去火”食疗法
·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何不同?
·我得了痔疮该怎么办?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治疗便秘三法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肾虚腰痛饮食疗法
搜索导航 >>>
求医问药搜索:
. 相关文章
   炒栗子不加糖更卫生 图 2008-11-25 16:43:50
   栗子怎样吃才可以补肾 2008-11-13 8:53:51
   栗子清甜可口多吃益气补脾 2008-9-23 14:22:22
   糖葫芦炒栗子安全隐患多 2008-9-12 11:22:05
   糖炒栗子别吃开口的 2008-9-11 16:57:52
   日啖十颗栗子可治肾虚 2008-8-8 15:44:25
   栗子猪脊肉治低血压 2008-7-31 11:16:05
   开口栗子好吃也要谨慎 图 2008-7-29 10:54:53
   糖葫芦、炒栗子安全隐患多 2006-11-11 17:17:17
   冬天吃栗子可以强筋活血 图 2005-11-21 12:17:30
. 精彩图文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尽快去 名医名院 就医治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商引资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5-2009 求医问药 jk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