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蒋子龙曾向一个百岁老人请教过养生之道。老人说,外国有一个说法,上了年纪的最大毛病就是贪,人老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是有野心。西方人直来直去说实话。东方文明讲究含蓄,不说老人的缺点,只讲老年人应该注意养生。要养生先养心,用曾国藩的话叫君逸臣劳,省思虑,除烦恼。所有的中国养生学都叫人要清心寡欲,淡泊无为,定静生慧。传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在《长生总诀》中归纳出十条: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这些呢
老人不能收心、简事,是因为“天性时时鼓励他撑住黄昏的落日”,即令是银发皓首,也没谁愿意由衷地承认自己老了。但是,人体衰老的时间表却在忠告世人:年过55岁,脑细胞功能逐渐退化、新陈代谢变慢、皮肤松弛、皱纹明显增加,胰脏的胰原酶和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所以说,老年人在身体健康条件允许下奉献余热当然值得嘉许,若因私欲或利益的驱动而不顾自然规律透支生命,那就是一种昏聩。
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说过一句似乎不太中听的话:“老年是贪欲的最后阶段。到了这个时候,老年人把自己的全部欲望都集中到某一点上。”因此,淡泊明志,保持清醒是长寿的重要保证,在这个“贪欲的最后阶段”,当愈显老年人内心平静、超然物外的风度,如果把持不住这一点,就很可能在物欲横流的浊浪中丧失晚节。
人们很可能还记得当年“中国烟草大王”、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晚节不保的教训。对这个步入老年时段的“红人”来说,他几乎得到了人世间令人羡慕的一切:有权、有钱、有势,头顶着众多的荣誉桂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位改革风云人物等等,组织上考虑到他的特殊贡献,每年给他一定的奖励,后来的几年每年达20万元。按理说他那令人羡慕的工资奖金完全可以安度晚年的,但他利欲熏心“闯红灯”,在将要退休前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贪污了其他钱财,断送了自己从青年到壮年的一身清白和一路辉煌。
青年人摔了一跤爬起来可以书写教训,老年人摔下去恐怕就会伤筋动骨,即便爬起也会损折寿命。所以说,老年人最美好的生命姿态是安祥从容,保持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淡定,一种停止向周围比拼虚荣的宁静,一种不理会身旁升降荣辱的微笑,一种刷净偏激无须声张的雍容……惟如此,心底之湖才会呈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生命之舟才会在无风水面展示老年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