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
首页 | 搜索 | 女性 | 男性 | 医院 | 问药 | 疾病 | 药店 | 保健 | 养生 | 长寿 | 中医 | 中药 | 心理 | 自救
快讯 | 美容 | 瘦身 | 丰胸 | 防晒 | 家居 | 饮食 | 性爱 | 怀孕 | 宝宝 | 运动 | 健身 | 健美 | 偏方 | 秘方
健康快讯·家庭生活·保健养生·两性空间·中医中药·女性天地·心灵鸡汤·男人世界·育儿宝典·家居饮食·健康问答
  您的位置: 求医问药 > 保健养生 > 养生集锦 > 正文
关注健康PH值

本文章关键词健康
请输入关键词
WWW.JK58.COM    2008-7-17 13:14:20

  医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内环境的酸碱度应该是在7.35到7.45之间,而PH值是以7为酸碱分界线,也就是说,我们的体液应该呈现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可是据一项都市人群健康调查发现,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里,80%以上的人体液PH值经常处于较低的一端,使身体呈现不健康的酸性体质,人体的体液偏酸的话,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弱,它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这时候对一些的脏器功能来说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时间长了,疾病就会随之而来了,这里有一组数字:当人的体液PH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时人就会死亡。当然,大多数酸性体质的人并不会酸得这么严重,一般来说体内的PH值仍然是在7.35左右,与偏向7.45的人相比只是偏酸一点,甚至检查不出什么病症,但是您可不要小看这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的变化,长此以往,女性的皮肤就会过早的黯淡和衰老,少年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而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那么为什么都市人群里会有这么多酸性体质呢?答案很简单,崇尚饮食文化的我国老百姓大多讲究食不厌精,于是过上好日子首先就要吃得好,但是我们在享受好日子的同时却忽略了合理的饮食结构,一些美味佳肴就悄悄改变了我们身体的PH值,我们往往以为精米白面还吃不完,就别提什么粗粮了,而且鸡鸭鱼肉蛋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型食品,可是一旦这些酸性食物成为我们的主食,这酸性体质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看来,要改善状况还是得从吃上下手,食物的酸性、碱性搭配对人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把常吃的食品区分出酸碱性并不难,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糖、酒、米、面、肉、蛋、鱼等食物,由于在体内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者结合就会形成酸性的代谢物,所以这些食品属于酸性;而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乳制品、菌类和海藻类等食物,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代谢后会生成碱性氧化物,这些食物属于碱性。专家告诉我们,每天摄入食物的酸碱比例应该为20%和80%,并可以通过补充几丁聚糖这种元素进行调节,几丁聚糖又被称为第六营养素,它可以与我们体内的一些酸性物质结合,并且将它排出体外,从而保持了人体的酸碱平衡,减轻了脏器的负担。几丁聚糖主要是从螃蟹、虾的外壳中提取的,所以也叫甲壳素;另外灵芝、蘑菇中也含有一些这种物质,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专门的营养剂,通过补充几丁聚糖营养剂,可以改善人体偏酸的状况.

小牛
来源:求医问药
评论】【投稿】【打印】 【关闭


 
热门文章 >>>
·汤加丽真人演示减肥五招 图
·脸上长了痘痘怎么除?
·如何治疗女性各种阴道炎症
·一个自慰女人的自白!
·女人如何清洗“私处”? 图
·如何有效防治乳腺增生
·胸部变大的秘密武器(组图)
·女性阴道出血怎么办?
·教你做个完美的挺乳房 [图]
·中国女性手淫现状调查
搜索导航 >>>
求医问药搜索:
. 相关文章
   120连锁妇科咨询全方位关怀女性健康 2011-8-18 12:31:35
   第一健康减肥法,安全月减20斤 2011-6-24 14:15:20
   丹媚让人类的生殖更健康 2011-1-24 14:45:25
   倡导男性“坚持爱” 2010-10-25 15:56:02
   预防“亚健康”症状 2010-9-2 10:54:52
   “隐性饥饿”正威胁着国人健康 2010-9-2 10:50:22
   打造肿瘤健康咨询平台 2010-6-17 10:53:33
   1.6亿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 2009-12-10 11:58:31
   内地女歌手陈琳跳楼身亡 2009-11-1 10:23:03
   关注牙本质敏感 2009-9-11 13:41:51
. 精彩图文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尽快去 名医名院 就医治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商引资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5-2009 求医问药 jk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