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一觉醒来没了听觉
张先生今年45岁,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快过年了,手头的事情突然多了起来。张先生白天在外跑业务,下班后忙于各种年终应酬,夜里还得写报告熬到一两点。到了周末也不能休息,要到外地出差为公司开拓节后新业务。此外,新家装修也要操心。忙得不可开交,当然是累、累、累。尤其是他经常感到头昏目眩,右耳还嗡嗡作响,晚上想睡也睡不着。
一天早上醒来,张先生突然发现右耳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好像塞了一团棉花,又胀又闷……
释疑 过度疲劳,引发“暴聋”
张先生大惊失色,急忙奔到医院。医生询问了张先生的情况,又对他的听力进行了检查,诊断为因疲劳导致的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俗称“暴聋”,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一旦发病,患者听力从严重减退到完全丧失,这个过程就发生在短则几分钟、几个小时,最长也不会超过48小时之内。通常一侧耳朵发病,偶尔也有双耳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发病时,患者会感到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了,耳朵里有胀满感、阻塞感,好像是堵了东西一样。
引发“暴聋”的原因较多,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与急性供血障碍、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风湿、变态反应、听神经炎有关。其中,又以急性供血障碍与病毒感染两个原因更为重要。
急性供血障碍导致的“暴聋”,是由于内耳血循环障碍,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粘着,发生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暴聋”的发生。
病毒感染导致的“暴聋”,会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听力。病毒对内耳血管中的红细胞和听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一是当病毒侵入内耳后与红细胞、血小板发生亲和,凝集成团,阻塞内耳血管,从而导致“暴聋”。二是病毒如果和听神经亲和,使听神经充血、水肿,也是引起“暴聋”的原因。
医生分析,像张先生这样的“暴聋”,就属于急性供血障碍导致的“暴聋”。由于张先生身体极度疲劳,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耳受刺激后发生血管痉挛、阻塞,引起了供血障碍,使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以致供氧不足而坏死,造成听力丧失。
提醒 失聪超过一个月,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也明显年轻化。最新资料显示,由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加重及情绪刺激引起的突发性耳聋,占到了所有耳病总数的20%至30%,并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向“上班族”袭来。
接近年底,许多人工作繁重,压力突然加大,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很容易诱发“暴聋”。
有人认为,发生突发性耳聋,是因为着急或过度劳累,吃点儿去“火”的药或休息一下就可以了。虽然也有病人没有通过治疗而自愈,但是,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发生“暴聋”后切不可等待观望,拖延治疗。因为“暴聋”是内耳血管痉挛、阻塞引起供血障碍,使感觉声音的毛细胞供氧不足甚至断氧,丧失了自身功能,从而阻断听力。这好像心血管病中的心肌梗塞,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否则时间长了便难以治愈。
有的患者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变成了永久性耳聋。因此,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及时治疗的,约80%的病人可以恢复听力,发病两周后再治疗效果就差一些。有资料表明,发病超过一个月,听力已经基本定型,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突发性耳聋为什么发病率不断增高?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导致过度疲劳,再加上摄入高脂肪食物过多,运动少、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引起。
链接 如何保护听觉
避噪声:在长期的噪声喧哗刺激下,听觉器官长时间处在兴奋状态,促使听觉功能极度紧张疲劳,这样年长月久地持续下去,会使听神经细胞发生僵化萎缩,听力下降。
戒烟忌酒:香烟中的尼古丁、慢性酒精中毒,都会直接损害听细胞及神经中枢。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的收缩紊乱,造成耳内的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
慎用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有损听神经的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水杨酸类的制剂也应慎用。
体育锻炼:要加强体育锻炼,如经常跑步、舞剑、打太极拳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