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咳嗽的高发季节,有人受伤寒后早晚咳嗽;有人顽固性咳嗽“咳”断肋骨;有人咳到痰中带血……何时该止咳,林林总总的止咳药,西药、中药、中成药,我们该如何选择?记者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挪富说,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清除呼吸道异物的防御性反应。常有咳嗽症状的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过敏、肺炎、胸膜炎、肺结核、肺心病、肺癌等等。轻微的咳嗽,对身体无妨,可对应治疗,不必用止咳药。
治疗咳嗽的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可以分为镇咳药和止咳药两种。通过抑制大脑中的咳嗽中枢治疗咳嗽,一般叫做镇咳药物。止咳药主要是指通过保护咽喉黏膜止咳的药物。
中药部分
中草药止咳讲究“治病求因”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林琳表示,中医中药止咳,讲究一个理,即“治病求因”。
林主任介绍说,一般的外感咳嗽分风寒、风热、风痰三型,要辨证治疗,因人而异。
风寒型主症为咳嗽声重,鼻塞流涕,头痛身重、咽痒、恶风、口不干、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风热型主症咳嗽声重,痰黄,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
风痰型主症咳嗽,痰多白或泡沫状,咽痒、舌淡红、苔白或微黄。
治疗总的原则:
祛风宣肺,以止咳散加减治疗。
可以用这些药方:桔梗、白芷、紫菀、陈皮、芥穗、百部、甘草、防风、僵蚕、柴胡。
风热型加连翘、黄芩或合银翘散加减;风寒型加苏叶、麻黄、生姜等;
风痰型加北杏、法夏,蝉衣等;肺胃热盛加石膏、大黄等;伤阴加麦冬、花粉等。
而顽固性咳嗽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咳嗽经常规治疗无效,超过了3周以上者,即可称之为顽固性咳嗽。如哮喘型的咳嗽、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感冒后的长期咳嗽、慢性鼻炎引起的咳嗽、慢性咽喉炎引起的咳嗽等。
哮喘型的咳嗽多数要驱风、散寒、理气、补虚。感冒后的咳嗽多因感冒治得不彻底,气管的修复很难恢复到正常,有夹风,有肺虚,主要用健脾补肺、补虚的药。
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很多病人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抗生素越吃越难受,这种人多虚实夹杂,对西药不适应。给这种病人用药,应既调身体又用药。
治咳嗽,不单是止咳,对“虚人”一定要调理身体,要补,要用祛淤的办法来用药。风寒风热的咳嗽好治,咳症特殊的,一定不要忘记病症的本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要兼顾这种咳嗽的特殊性,看有没有夹虚、夹淤、夹郁。
中成药 自选一定要对症
咳嗽时如何选用止咳的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东坡博士介绍说,中药止咳药一般以寒、热、温、凉四性来分,但部分中成药则又有混合使用,或与西药配成复方。止咳中成药主要分为:散寒止咳类、清热止咳类、润肺止咳类、化痰止咳类、镇静止咳类等。
自选止咳中成药时,关键要分清自己的咳嗽是属于寒、热、虚、实中的哪一种。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是什么颜色?有没有畏寒发热?咳嗽痰量的多少等等。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泡沫,喉咙痒,多属于寒证,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药;如果咳黄痰,或是灰痰多为有热,属热证,要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块,多属痰湿咳嗽,要用化痰止咳药;如干咳痰少,喉痒,属秋燥咳嗽,或是阴虚,要用润肺止咳药;如为干咳,久咳不止,可适当使用镇咳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