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苏州气温大幅下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输液大厅挤满了感冒、发烧的“小病号”。子寒摄(新华社发)
时下,似乎意识到自己“迟到”了的冬天骤然发力,加快走向寒冷的步伐……
气象部门统计显示,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6.8℃,比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高值,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9省、市的区域平均气温达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北方大部除新疆外入冬普遍偏晚,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入冬偏晚4―8天,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偏晚8―16天。
然而,一进入12月份,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突遭寒流,气温陡降。
强冷空气突袭
全国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和降温,最高降温幅度达13℃,局部地区下暴雪
12月2日以来,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天气。北方大部地区先后出现5―6级间7级偏北风,南方大部地区先后出现4―5级间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先后出现7―8级间9级偏北大风。冷空气前锋过后,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东北部及吉林、辽宁等地降温幅度达6―13℃,另外,2日到4日,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先后出现小到中雪,其中河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下了大雪,局部地区下了暴雪。
南下的冷空气甚至影响到海南省。海南从12月3日开始出现大幅降温天气,最低温度降至11℃左右。这是海南省自11月7日“立冬”以来的最低温。
“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东移,与蒙古高原西部冷空气合并加强,整体东移南下,成为今年入冬以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冷空气,造成降温幅度大,风也很大。”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乔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央气象台从12月2日至5日,连续4天发布了大风降温消息,提醒人们防范。”
寒流来势汹汹
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菜价上涨,医院患者增多,航班受阻,学校停课
从12月3日开始,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供暖指数”达到最高的5级。这意味着室内散热非常快,需要全力供暖才能保证室内温暖。随着温度的降低,部分菜价有所上涨。在北京白纸坊桥附近的一个菜市场,前几天每公斤2.4元的韭菜就涨到了3元。
“幸好没出门,要不可冻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贾云海“心有余悸”地说。他本来和朋友约好周末去北京工人体育场踢球,听到天气预报,临时取消了户外运动计划。
尽管天气预报很及时,但很多人还是没能避开寒流的袭击。“强降温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和脑血管病患者显著增加。”北京宣武医院宣教中心主任楮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2月3日,宣武医院内科门诊患者数量由平时的2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大多数是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从12月3日起,脑血管的门诊和急诊患者数量也增加了20%―30%。”
12月3日至4日,海滨城市大连遭遇54年来同期最大降雪。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日有100多个航班受阻,4000多旅客滞留。大连市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5日市内四区中小学生停课一天。12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浙江舟山和长江口海域刮起8级以上大风,海上先后发生两起沉船事故。
不过,天气变冷,对一些人来说却是好消息。北京郊区好几家室外滑雪场就在周末的寒风里开业了。另有专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中国北方的冬季要是真的“不冷”了,那才是真正的坏消息。
保健切莫含糊
大部地区气温仍将持续偏低。专家建议注意保暖,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多喝水,保持通风
中央气象台预计,北方大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气温分别从5日和6日开始缓慢回升,但8日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并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北方和东部地区。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持续偏低。
在呼啸的北风和逼人的寒气里,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冬季要尽量减少早晚时段的室外活动时间,避免对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乔林建议,“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暖,也要注意在室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多喝水。”楮晓明强调,“此外,通风是决定人体是否健康、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适当保持一些门窗缝隙,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
还有专家提醒说,冬季如果要到室外运动,热身活动要充分。锻炼时,注意不要张大嘴呼吸,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咳嗽。
12月5日,上海市区最低气温为零下2℃。图为一个6岁孩子正拿着冰块对着太阳观看。钟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