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营养的摄取量与气温关系很大。气温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体对维生素、食盐的摄取量。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里,大气温度(以下简称气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一切活动。那么,气温对人体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要通过蒸发来散发热量,以此来维持人体体温的平衡。
在人体出汗过程中,身体中的盐分就会随汗液流失,血液浓缩,血色素及红血胞增加,血液黏性增高,心脏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为了维持正常血压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如果人体的皮肤大量地排汗,使肾排出的水分减少,就会影响到肾功能。高温还影响到人的神经活动和运动协调等。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气温下降,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为了保持肌体的热量平衡,组织代谢加强,氧气的需要量增加。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人体就会消耗体内细胞的储备,从而造成人体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现象。另外,在冬季室外气温很低时,人体的血管容易变硬变脆,特别是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增衣保暖,早晨气温最低时应推迟室外晨练的时间,以免因气温过低造成血管破裂而导致生命危险。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热量需求委员会调查: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10℃(温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0℃时,人体对热量的摄取量要减少5%;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下降10℃时,人体对热量的摄取量要增加5%。由此可见,人体对营养的摄取量与气温关系很大。此外,气温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体对维生素、食盐的摄取量。为了适应环境,不同气候地区的人,其体形都有较大的差异。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室外气温平均都在10℃以下,寒冬时节气温则低于0℃,人们热量消耗很大,因此人们的食欲好,这时人们应多吃高蛋白的动物型食物及豆类食品。总之,气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我们要不断注意气温的变化,适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