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举办的北大糖尿病论坛三诺专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发表《2型糖尿病逆转方案的线上服务构建》的专题演讲,在糖尿病患者中迅速扩散传播开来。这一动作表明,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和国内糖尿病上市公司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诺生物)即将在糖尿病逆转方面即将有大动作。
一直以来,糖尿病被认定为只可控制不可治愈的终身疾病,只能依靠降糖药和胰岛素维持短暂的血糖平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问题。这似乎也成为众多2型糖友心中的魔咒。
时代在前进,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在糖尿病的研究上,各国专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并且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突破,最大的突破就是——糖尿病从防控到糖尿病逆转。
1986-2016大庆研究
早在1986年,时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的潘孝仁与时任大庆油田总医院院长胡英华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生活方式干预糖耐量受损患者(IGT)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的试验项目,对当地577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持续6年的干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能否解决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这一世界难题。
1992年,6年的试验统计结果显示,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肥胖或不肥胖的高危人群,都能显著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其降低幅度达30%-50%,且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病硬终点。这项早期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结果,被其后的美国、芬兰、日本、印度的类似研究所证实,由此,全世界糖尿病学界都一致认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2型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
(Diabetes 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
2017年,关于糖尿病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在2017年的IDF大会上,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型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Diabetes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第一年结果,上述结果同期发表于《柳叶刀》上。
英国Newcastle大学的Roy Taylor教授和Glasgow大学MichaelLean教授带领其DiRECT研究团队,通过对符合特定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干预,检测是否能够通过减重的方法达到2型糖尿病逆转的目的。
12个月的受试结束后,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干预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1/5的受试者成功达到减重目标,并有接近半数受试者达到糖尿病缓解标准。同时,数据还显示,减重越多,2型糖尿病缓解率越高,减重15kg以上,2型糖尿病缓解率高达86%。
南加州大学:间歇性断食有助于糖尿病逆转
2017年2月份,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加州老年病研究所Valter Longo博士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间歇性断食对糖尿病的逆转作用》,该研究对基因、细胞、动物实验以及小样人群都做了系统研究,证明了:胰岛细胞失去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后,通过间歇性断食的干预,进而让胰岛细胞重新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糖尿病逆转成为可能。
终结糖尿病——12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乔尔·福尔曼博士出版了《 终结糖尿病——12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一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食疗理念和方法。他倡导大家吃高营养密度食物,包括富含微量元素和酶的蔬菜、坚果等,通过饮食调理和运动自然地恢复健康。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帮助很多美国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逆转,恢复了健康。
糖尿病逆转
世界糖尿病医学研究和治疗机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乔斯林糖尿病中心首席科学官金良城博士,出版了《逆转糖尿病》一书,为糖尿病患者奉献了一项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即包括生活各个方面的8个“循证策略”。金博士在书中言明:此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避免、控制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
北京糖尿病前期干预和逆转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设计并主持了北京糖尿病前期干预和糖尿病逆转研究(BPRP),这项研究由北京市科委投入800万元人民币,北京地区31家医院共同进行,将在2007年到2010年这3年中,对入选的2000名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进行随机分组,加以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通过试验结束后得到的数据,就可以对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判。和以往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所做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的目标是让糖尿病前期的人逆转回到血糖正常的状态。
同样的实验在国外已有先例: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对3234名IGT受试者进行3年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药物干预,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组的人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而服用二甲双胍的一组降低31%;芬兰研究FDPS只选择生活方式干预,风险降低58%。
从防控到糖尿病逆转,从看似不可为到进行切实可行的医学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逆转糖尿病”,避免进一步发展并确诊为糖尿病,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