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来自四川的刘先生,像往常一样上门帮客户进行装修工作,突然却感觉到眼前一片模糊:“就算戴上眼镜,距离5米远的一个大灯饰都看不清”。起初以为是太累,年长了老眼昏花。可没想到检查后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来,刘先生已有4、5年糖尿病史。自43岁时一次抽血检查发现血糖偏高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因无任何不适和影响,刘先生并不在意。因不疼不痛,也不太影响正常生活,毫无在意的他直至看不清东西,影响工作生活才去医院就诊。
事实上,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根据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BMJ杂志发表,我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2.8%,据此估计,大陆地区糖尿病人群约为1.298亿。然而据卫计委2017年发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通知》中显示:50%以上糖尿病患者未被告知应定期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失明风险比常人高25倍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眼健康的重视,6月28日,爱尔眼科联合南方都市报健康大讲堂,举办了一场“糖尿病可致盲!揭秘潜伏在身边的‘甜蜜杀手’”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并邀请国内权威眼病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唐仕波教授科普宣讲。希望借助此次科普活动,提高各年龄段患者爱眼、护眼意识。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唐仕波教授做客南方都市报健康大讲堂)
得了糖尿病只需关注血糖就可以了吗?在直播中,唐仕波教授指出,很多糖尿病患者通常只注重降糖,却不注重护眼,而恰恰糖尿病就是潜伏在身边的“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归根到底是血糖高,血糖高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代谢,”唐仕波教授指出:“视网膜有很丰富的血管,糖尿病会影响这些血管,病变的血管就像生锈的水管,引起出血等最终导致患者的视力显著减退,甚至失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可引发诸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出血等数十种眼部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在这之中,最常见却也最容易被大众忽略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糖尿病患者的失明风险比健康人高25倍[1]!
28岁女孩不重视糖尿病眼病治疗,几近失明
直播中,唐仕波教授反复强调,定期的检查和早期的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常重要的。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管理好血糖,还要养成定期检查眼底的习惯,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不只是与患者的血糖有关,还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长短、高血压、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唐仕波教授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朋友们应当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眼底检查,预防眼底病变,而已经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朋友应当保持2-3个月检查一次眼底,防止病变进一步加深。
“如果真的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要忽略,不要害怕。即便是晚期,也不要放弃治疗。”唐仕波教授讲述了一个很心痛的案例,“有位28岁的姑娘,患了I型糖尿病,当时来看病的时候就几乎已经失明了,来院就诊都需要她的家人搀扶。患者以前不怎么重视糖尿病眼病的治疗,医生提醒她去打激光也没有去,直到几乎看不见,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才找到我们,最后我们通过手术,还好抢救回了一点视力,但是真的非常非常可惜和心痛,才28岁呀!”
唐仕波教授指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破坏病变的视网膜组织、修复病变的视网膜组织等方式治疗,并且术后随访也同样重要:“因为手术治疗的是眼睛,血糖控制本身仍然非常重要,眼部手术后如果控制不好血糖,仍有可能会再次出现眼底出血等情况。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控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据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4.7%~37.5%[2],且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所以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糖尿病眼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考虑到糖尿病患者朋友们眼底血管复杂,情况多变。爱尔眼科整合先进医疗资源,同步国际诊疗技术,推出了爱尔眼底检查3.0检查服务,其三大优势免散瞳、查得快、查得准,可帮助患者舒适高效准确诊断眼底情况。
近年来,爱尔眼科在中国大陆地区已拥有超过500余家眼科医疗机构,通过搭建全球化眼科医疗服务平台,服务人群横跨亚、欧、美三大洲。同时集团内还设有专业的眼底病学组,由唐仕波教授、彭绍民教授领衔的300余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眼底病专家组成,在国内眼底病医生匮乏的情况下,爱尔眼科眼底专家数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作为全球知名的连锁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通过不断革新眼科诊断技术,为国内眼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参考资料:
[1].201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爱眼日关注眼健康 定期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
[2].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通知》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