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在运动时猝死;麦当劳全球董事长兼CEO吉姆·坎塔卢波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著名影视剧、作家,被称为娱乐圈内的一代才子梁左因突发心梗而猝死;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两人都因突发心肌梗塞猝死……有太多名人死于突发的心梗、脑梗,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猝死离我们有多远呢?
我们知道,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多为高血脂、血液粘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产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造成突发性猝死或抢救过来永久的瘫痪,更可怕的是,发生疾病之后接踵而至的并发症,深深折磨患者和家属。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趋势是什么?
最新统计证实:每年全世界有接近3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接近700万人因脑卒中而偏瘫。我国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国,早在2015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癌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在根本上说明:现如今,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民众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以动脉硬化为例,中国30~40岁的人中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血管闭塞,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开始向年轻化趋势发展。
高危区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昆明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地图”,显示出,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高血压三种疾病的死亡率方面,南方高血压问题严重,北方则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重灾区。我国各地、不同省市血管疾病死亡率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主要由哪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导致?
(1)高盐饮食
三餐不规律而且大多数情况吃外卖也习以为常,餐饮上多油、多盐不但会引起肥胖,会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壁变细,对血管壁侧压力在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还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2)过多的肉类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心脑血管疾病病发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吃过多的红肉,尤其是加工过的红肉,不仅增胖,还会增加“三高”等慢性病的得病风险,造成胆固醇在血管壁的堆积,形成动脉硬化。
(3)味道过于刺激
适当食用辣椒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但如果过辣的饮食,不仅会刺激肠胃等消化道器官,还会造成循环血流量剧增,心跳加快,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猝死等疾病。还有对于烟草、酒类的大量使用,将加重对于心血管的负担,明显提升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外周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经常熬夜
熬夜不仅会让人产生疲倦感,还会影响大脑正常运作,血液循环等。
(5)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一些年轻人无法抗拒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的诱惑,为工作或享受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在工作的时候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运转,精神压力大,体能严重透支,但忽略疾病已经悄然而至,可能运动不当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猝死。
(6)久坐,缺乏运动
长期伏案办公,久坐等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而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00万人因久坐死亡。每天必要的运动锻炼时间被其他时间占用,长期缺乏体育运动,都易导致体内脂类物质的不断堆积,最终导致血脂粘稠度超出正常范围,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策略
(1)饮食上的良好保证
预防血管疾病从自身做起,在饮食方面开始注意,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严格控制对于盐、糖、油脂的摄入,多吃含有更多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吃谷物、糙米、面食等。合理安排膳食,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以及胆固醇过高等问题,并且在生活中较少饮酒与抽烟,进一步减轻心肺等脏器和血管的负担。
(2)放松心情,减小压力
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中的精神压力,消除工作中的心理负担等因素。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保持健康状态。
(3)改变作息习惯
改善长期熬夜生活,高效处理自己的工作和休息状态,保持良好和健康的生活质量,让自己长时间处于健康状态。
(4)保持适量运动
激烈的运动可能会诱发疾病,适量的运动却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证明,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可以多活三年,每周至少要进行三到五次运动并持续30分钟以上。
工作和生活的不规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防患于未然是是我国传统思想理论。从源头入手,只需要做好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或其他方面中的心脑血管预防工作,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情,再加上医疗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宣传,是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血管疾病的效果。
专家介绍: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及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候任主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坏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压力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血管外科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学组常务委员;中国腔内治疗学会主髂动脉学组副组长;中华外科学杂志特约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血管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编委,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从事血管外科30余年,多次在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血管外科、澳大利亚墨尔本International Epworth Hospital学习交流。主要擅长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透通路建立和维护、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常见动静脉疾病的诊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