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现逐年增加的上升势头,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结直肠癌已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由于肠道血液均经过门静脉系统回流进入肝脏,肝脏成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最佳途径和定殖部位,最终有一半以上的结直肠癌病人都可能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不经任何治疗其自然生存期很短,是这类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是我国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为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澄清结直肠癌肝转移疾病的认知误区和谣言等,我们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冷建军教授,来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防治科普。
一、肠道是否健康,察“便”观“色” 早 发现
肠道,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集结了人体60%~70%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作为人体“最劳累的器官”,可谓“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80%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9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夜以继日地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因此,肠道的健康与通畅是人体正常运转的直接保证。
那么如何知道肠道健康与否?冷教授指出最直接也最便利的观察指标就是“大便”,大便规律各人习惯不同,一天1~2次,或两天1次,只要排便顺畅,成形不干硬,颜色常为黄色或黄褐色,没有粘液和出血,没有恶臭或里急后重感觉,即使形状不规则也都是正常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更符合胃肠道的运动规律和直肠、肛门的生理功能。如果原来一天一次的规律突然变成两天或以上排便一次,或一天多次,这就是大便习惯突然改变。冷教授还建议大家每次如厕在冲水前都回头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性状,坚持观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大便状况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因此,察“便”观“色”,做到细心观察、时刻警惕,“便便”好,才是真的好!
二、 “养”大于“防”,“防”大于“治”,才能“肠”快乐
治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自我保健。冷建军教授提到了以下几点健康预防常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注意,多留心。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保持饮食多样化,要适当控制高脂食物的摄入。应经常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尤其是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可促进大便通畅。不要暴饮暴食和饥一顿饱一顿,保持长期规律均衡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抑制癌变。火锅、烧烤、烟熏的腊味食物、抽烟喝酒、肉多菜少,肠道益生菌很“受伤”。
(2)改变不良用药习惯
用一次抗生素,肠道菌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恢复,感冒咳嗽肚子痛,切记不要乱用抗生素,一切要听医嘱,女生不要为了美丽,乱吃减肥药。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不刻意憋便。一般看来,晨起排便是排便较好的时间,大家在每天晨起后选择喝一杯温水,有助于滋润肠胃刺激胃肠蠕动,可以刺激人体的生理反射,从而产生便意。当身体产生便意时,不要人为抑制不去排便,这会破坏正常的生理排便反射,更不要在排便时选择看书看报或者手机,这往往会加长排便时间,会导致痔疮的出现。
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尽量避免久坐,多做运动,增加腹部肌肉的力量,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排便。
避免便秘,为了防止大便干燥和便秘平常更应该多饮水。长期便秘也是肠癌向人体敲响的一个警钟。
(4)定期身体检查
虽然说现在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癌症等疾病正在威胁生命安全,但总会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可是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很多病患等到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了,所以每年定期的体检很重要。尤其日常进食习惯不好的人群,特别是家里有结肠息肉病史的人更要定期做体检。冷建军教授提醒,40岁以上人群,体检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道小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就可摘除。发现肠腺瘤性息肉,并已进行预防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肠镜,2年复查1次。建议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30岁以后最好每2~3年查一次肠镜。
三、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1)便血
便血是结直肠癌中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情况不严重的只是少量出血,而情况严重的人群就会出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这种情况也经常被误认为是痔疮,而耽误治疗的时机。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病灶出现的位置不一样,出血量和性状也不相同。
(2)腹痛
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还有一些患者,腹部可以看到鼓包,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
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突然像水一样,而且里边似乎有血或是脓,多提醒肠道里面可能出现了问题,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4)贫血
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的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癌或肠癌的可能性。
四、在黑暗中窥见光明:结直肠癌肝转移仍有治愈希望
由于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5%~25%的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合并肝转移,另有15%~25%的病人将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当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时,患者往往悲观失望,心灰意冷,认为自己已经失去治疗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近年来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深入和精准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全球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数据库的结果显示,两万余例接受肝转移灶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42%。国内学者亦曾报道1000余例接受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50%以上。面对如此令人振奋的数据,相信罹患此类疾病的患者倍感欣慰,重新燃起战胜肿瘤的勇气和信心。
冷建军教授强调,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故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应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手术治疗。即使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有些也可经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病灶,也应适时接受手术治疗。随着现代肝脏精准外科技术的进步,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分布等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单一决定因素。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约70%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会在肝切除术后出现复发,其他新的辅助治疗方式是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为手术的补充治疗及有可能转化为具备手术指征的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治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中医结合治疗等。
冷建军教授一再强调,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就是要定期随访和复查。一般情况,2年内每3~6个月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1次,检测CEA等肿瘤标记物、肝脏超声或CT、磁共振影像。2年后每6个月1次,共5年。患者和家属都要严格遵循随访的时间,以便通过随访监测,早期发现复发的肿瘤,可以及时处理,同样可以再手术切除或采用其它适合的措施。若间隔时间太长,如一年半才发现肿瘤发生复发或转移,那么治疗效果就要差很多甚至可能失去有效的治疗机会。
以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科普常识,希望能为患者朋友们提供有益参考,最后衷心祝愿患者朋友们在不幸罹患疾病时仍能坚定胜利信心,谨遵医嘱,坚持规范治疗,生命的奇迹离每一个人其实并不遥远。
专家介绍:
冷建军,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外科临床部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胰外科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先后师承我国著名外科解剖学家陈维佩教授、著名肝胆外科学家韩本立教授、董家鸿院士,并得到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院士多年的亲切教诲,从事腹部外科临床30年,秉承精准医学理念,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国肝胆胰外科新一代优秀继承人。在肝胆胰脾及胆胰十二指肠结合区域良恶性疾病、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胆管结石病、胆管囊状扩张症、肝胆胰微创外科和肝脏移植等诸多领域均有较深厚的造诣。在国内外公开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译著11部。主持与参加卫计委公益性行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8项。参加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8年制本科教材以及器官移植题库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