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企业家,我们暂且叫王先生吧。王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初见他,除了成功企业家的气质和形象外,更多了一份中年男性的儒雅与内敛。
然而,岁月除了沉淀成功和气质外,也带来了健康的隐患。在沟通中,我们了解到王先生已经辗转了北京和上海的多家3甲医院(其中包括某军区总医院,某大学肿瘤医院等)。目的也很明确,因为久咳不愈,通过CT看到肺部有10mm的磨玻璃状结节,希望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然而,所有到访的医院给出的结论都不确定,建议定期复查。
在放射诊断学上,通常将直径小于等于30mm的病变称为结节,而肺结节指的是在胸部X线或者CT扫描中见到的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斑点”。根据数目的多少,可将肺结节分为“单发性肺结节”和“多发性肺结节”,根据密度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
其中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上的密度低,CT扫描上存在超过3个月的磨玻璃样病变的恶性风险为10%-60%,具体取决于结节大小和有无部分实性成分。例如,纯磨玻璃样的小结节(直径≤10mm)很少为恶性,较大的病变(直径>10mm)则更常为恶性(10%-50%),另外,在磨玻璃样病变中发现实性成分是恶性病变的可能更高。
其次形态-边缘、钙化以及生长的部位等影像学表现都是影响结节恶性概率的因素。而且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肺癌发生几率显著增高。所以对于肺部磨玻璃影,可能是肺癌的超早期阶段,也可能是炎症、感染、纤维化或者癌前病变阶段。
对于王先生,肩负的是企业的兴衰和所有员工的生计,这个身体中“不明身份”的异物到底是什么更为要紧。如果贸然清除,给身体带来创伤性损害,但是如果留在体内,会不会是一颗定时炸弹?这些疑问让他焦虑、坐立不安,而不能“倒下”是所有企业家的迫切愿望。
在种种疑问中,他意外的了解到“肿瘤捕手CTC检测”的早癌筛查技术。通过抽取4ml的静脉血,捕获外周血循环中的癌变细胞,从而诊断出体内此刻是否存在癌症风险。
在这里,需要科普一下。一般情况下,血液中除了常规存在的血细胞,是没有体细胞或肿瘤细胞游走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会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肿瘤细胞附着力较弱,容易脱离肿瘤组织,脱落的肿瘤细胞就成为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也就是CTC,全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大部分CTC在进入外周血后发生凋亡或被吞噬,少数能够逃逸并发展成为转移灶,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
当体内肿瘤小于5mm时,影像学中最灵敏的PET-CT也无法捕捉到,CTC(肿瘤循环细胞)检测技术在癌细胞毫米级就可以捕获到,只需抽取2ml静脉血,通过第三代特异性多肽纳米磁珠技术,在20亿个血细胞中可以找到个位数CTC。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在美国的医保体系内推广开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癌症的预防和预后方面成绩斐然的原因吧。
话说回来,通过检测,肿瘤捕手仅在王先生2ml的血液中就抓取到了11个“鲜活”的癌细胞。这一结果预示着他的体内已经有恶性癌变部位,需要马上进行临床干预。如果放任,结果就是癌症细胞的继续疯狂生长和转移。拿到结果后,医生第一时间为他安排了手术,并且对切除组织进行了病理化验。
结果证实了肿瘤捕手的检测,这个身份不明的异物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病理显示为肺癌早期。而如果按照常规的医嘱,几个月后去复查,很可能那个时候已经从早期发展成为中晚期,并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到时候想再去干预的话,医学上能做的很可能已经非常有限。
对于肿瘤捕手CTC检测,王先生在感叹疾病无情的同时,也在庆幸面对疾病可以做的选择已经越来越多。他除了对服务人员由衷的感谢,更多的是对CTC检测技术的赞许——医学的发展,让我们不再被动的焦虑等待宣判,而是主动的预防,积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