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传说中的“霸王级”寒潮席卷全国,就连多次入冬失败的华南地区也摘掉了“暖冬”的帽子,开启了百年一遇的“赏雪模式”,一时之间,广东没见过雪的大人小孩“鸡冻”不已,纷纷奔走户外。然而,有些市民一时难以适应温度的骤然直下,出现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畏寒肢冷,消化不良等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寒冬时节,阳虚体质易“胃寒”
中医认为,“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饮食不消化等。因此有些市民可能因为气温骤降,受到寒邪直中而出现“胃寒”。特别是阳虚体质的人群,素来身体怕冷,手脚冰凉,多发寒症,更容易出现“胃寒”的情况,因其脾胃阳气虚,无法起到温煦作用,胃腑易生寒,外加复感寒邪导致阴寒凝滞胃腑更甚,引起胃脘疼痛,且多表现为冷痛。
告别“胃寒”,对症下药是关键
据中医科专家介绍,“胃寒”分多种情形,针对不同症状用药需加以区分。如果只是胃脘部怕凉,或者稍有点隐隐作痛,伴有消化不良,大便中有食物残渣,且一遇到寒冷就出现轻微吐泻的情况,这属于虚寒较轻的时期,可服用冯了性理中丸,温中散寒以健胃。冯了性理中丸对于治疗因为食用过量的生冷食物,损伤脾胃而导致的脾胃虚寒也比较好。
如果出现吐泻不止,脘腹部疼痛加剧,伴有手脚冰凉时,可服用冯了性桂附理中丸,以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姜汤送服为佳。
寒邪多夹湿,阳气虚弱,寒邪凝滞后,使得湿气也阻滞了,就不仅是怕冷的问题了,还会出现胃中胀满,感觉胃中灼热空虚、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则可服用冯了性香砂养胃丸,以温中和胃。
冬季天寒地冻正是脾胃容易失和的季节,所以根据体质不同症状的轻重,适当选用健胃和暖胃的中成药,既利于有效治疗胃寒,同时也能恢复自身脾胃的健康。
体质可调:防治兼施
中医体质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是可调的,阳虚体质人群可以通过调理自身的体质类型预防胃寒的发生。除了服用合适的中成药调理外,日常饮食可多食用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以助滋长阳气,但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因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特别是冬季,更是如此。且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赤脚穿拖鞋、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
本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