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术前精确了解神经纤维的走向、分布情况及锥体束的位置,实现手术靶点定位“可视化”,一直是科学家和医生们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日前,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下称禅医)精准脑科中心任廷文博士成功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融合现代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技术,直视定位颅内靶点施行帕金森病手术,消除了困扰患者11年的震颤症状。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开创了将DTI成像信息应用到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定位靶点的先河,填补了DTI成像定位领域的空白,而且在国内尚属首次。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出院回家。
新突破,结束11年震颤困扰
52岁的陈某(化名)在11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并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近期因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绪到禅医精准脑科中心求医。经任廷文博士的专业评估后,决定对其施行立体定向射频热凝阻滞手术,并大胆采用新的手术靶点定位技术——“DTI直视定位术”。
作为全国首位接受这项新技术的患者陈某表示:在手术过程中,自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震颤症状的消失。之前右手、右脚震颤严重,右腿也很难抬起,睡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现在接受手术后,右侧肢体震颤消失,脚部可自如活动,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术后效果显著)
靶点定位可视化——定位精准,疗效确切
“有了这项新技术,未来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术疗效将会更加确切,手术更加安全。”任廷文博士表示说。
(佩戴脑立体定位仪进行CT扫描)
传统的影像检查是无法做到直观地观察出大脑锥体束的具体位置,医生只能依靠既往经验通过影像数据参数推断锥体束的大致位置,较容易使靶点定位出现偏差,造成手术疗效不佳或者是损伤其他大脑神经组织。而将DTI成像技术融合到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后,脑白质纤维束数据以三维形式呈现,可一目了然地获知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为靶点位置的精确定位及手术入口、手术路径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靶点定位精准化、可视化。
第二例手术将开展,未来将全面应用于临床
DTI成像融合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摆脱了以往DTI成像仅用于评估手术效果的单一用途,开创了将DTI成像信息应用到脑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定位靶点的先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神经纤维可视化、靶点定位精准化。该技术的出现将为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瘫、癫痫等)的手术靶点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未来,该技术将应用于更多治疗领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手术中)
据悉,第二例利用“DTI直视定位术”进行靶点定位的帕金森病患者将在近期内施行手术。
注:靶点是指手术目标点或区域,可理解为病灶,通过精准定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如毁损、修复、刺激等),从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本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