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头晕的经历,可是每个人使用头晕这个词进行描述时他们想要表达的内涵可能不尽相同。临床上对头晕的定义是什么呢?
最早的阐述见于1972年Neurology上的一篇文章,将头晕(dizziness)症状分为四类:眩晕(vertigo),失衡(disequilibrium,imbalance),晕厥前(pro-syncope,near faint)和头重脚轻 (lightheadedness);2009年Journ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 中将前庭症状重新定义为眩晕(Vertigo),头晕(Dizziness),前庭视觉症状(Vestibular-visual symptoms)和姿态相关症状(Postural symptoms)。看到这里,非专业人士一定已经晕了。
那么通俗点儿说,头晕到底包括哪些症状呢?
1. 眩晕
1.1视物旋转:病人感觉外界静止的物体在运动;
1.2 自身旋转:病人感觉自己在运动;
1.3 自身和外界都在运动;
2. 头晕
2.1 广义:头昏沉,晕厥前(马上要失去知觉要晕倒),无力等非特异的感觉;
2.2 狭义:空间定向障碍,无法定位方向;
3. 平衡障碍
坐、立、行走中的不稳定、不平衡、摇摆、漂浮或倾倒的感觉。
更通俗一点儿,病人经常主诉的头晕是什么样的呢?
“大夫,我觉得房子在转” ,“大夫,我觉得天花板和灯在转”, “大夫,我觉得我和床在一起转”, “大夫,我觉得我要掉进深渊了”, “大夫,我觉得我在绕着身体中间的轴旋转” ,“大夫,我眼前屏幕上的字在向一侧跑”……
在我的诊室里还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因为主诉太奇葩,很多医生都告诉病人是心理问题,但最终都被证实是前庭病变所致。听听这些貌似有点儿“神经兮兮”的主诉:“大夫,我觉得脑袋里有一架天平,它不平衡了一头儿沉一头儿轻”, “大夫,我觉得在某个瞬间脑袋里有一股青烟飘过” “大夫,我觉得自己像小溪里的水一漾一漾的”……
这么多的晕都与耳鼻喉有关吗?是的,除了非特异性的慢性的头昏沉、疲劳、不适和失去知觉晕倒与耳鼻喉不相关外,其余的症状都可能是外周前庭病变所致,首选到耳鼻喉科检查和治疗。
头晕是如何引起的呢?
涉及头晕的病变种类繁多,表现各异。
从发病的次数看,分为单发的眩晕和反复发作的眩晕。前者如前庭神经炎,脑干、小脑病变,迷路动脉梗死,突聋伴眩晕,偏头痛眩晕、良性阵发性眩晕和梅尼埃病的首次发作;后者包括梅尼埃病,复发性前庭病,前庭阵发症,迷路炎,外淋巴瘘,桥小脑角肿瘤。
从发作的持续时间看,分为阵发性(数秒)和持续性(数小时、数天、数周甚至症状长期存在)。前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阵发症,短暂脑缺血性眩晕,前庭功能失代偿;后者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偏头痛眩晕,小脑、脑干病变和慢性头晕。
从发作时伴随的症状分为伴有其它内耳症状和不伴内耳症状的眩晕。前者包括梅尼埃病,突聋伴眩晕,迷路动脉梗死,迷路炎,外淋巴瘘;后者包括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复发性前庭病,良性阵发性眩晕,小脑、脑干病变,偏头痛眩晕和慢性头晕。
从病变的部位可分为外周前庭病变、中枢前庭病变、系统性病变和精神心理病变。外周前庭病变包括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眩晕、梅尼埃病,突聋伴眩晕,迷路炎,外淋巴瘘。中枢前庭病变包括脑干、小脑病变,桥小脑角肿瘤,多发性硬化,短暂脑缺血发作,迷路动脉梗死,偏头痛眩晕。系统性病变包括内分泌病变,心血管病变,结缔组织病变,慢性肾病。精神心理病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
这么多的病因,复杂还有点儿混乱,临床上病人的实际情况就更加复杂,通常混杂着几个疾病的症状同时呈现。眩晕的诊断对医生的知识和脑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享受我的“慢”门诊
头晕是耳科、急诊、神经内科、骨科、内科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复杂临床症状之一。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以头晕为主诉的病变涉及多个科室,诊断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遇到头晕的病人,非眩晕专业的医生也会感觉头晕。临床医生会尝试嘱咐病人去神经科和骨科甚至内科做一系列检查,以防漏诊或误诊。病人会因此辗转在各个科室之间,完成多项检查,比如头颅CT、头颅MR、TCD、颈部血管超声、颈椎平片或MR片,但这些结果可能仍然不能帮助病人明确诊断,这对身处恐惧中的眩晕病人是非常痛苦的。
我受协和医院“百人计划”资助,有机会在全美连续16年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耳鼻喉科平衡中心学习。近3个月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那里的医生对眩晕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多学科联合的科研团队,不断更新的各种前庭功能检查设备,十几年如一日的3D前庭植入假体的研究。而印象最深的是眩晕门诊。看眩晕的医生每天只接诊8个病人,每个病人用时1个小时。在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后,医生会给予每个病人耐心的讲解病情,进行床旁治疗和康复指导。
耗时这么久的问诊和检查意义在哪里?
眩晕的诊断很复杂。但是,80%的病人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在床旁做出诊断。也就是说,在耳鼻喉的诊室里有80%的眩晕病人可以给出初步的诊断,而不需要每个病人去神经科、骨科、内科做各项检查。
在我的门诊里,一个眩晕的病人通常要看20分钟以上,长的有一个小时。和病人充分的交流,从病人描述的诸多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有时病人嘴里轻描淡写的一句描述,诊断就可以拨云见日。问诊之后还需要至少10分钟的床旁检查,综合前面的病史,各种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会逐渐清晰。
我很享受我的“慢门诊”,享受倾听病人的描述,享受有条不紊的检查,享受大脑飞速的筛选,享受这抽丝剥茧直到云开雾散。
眩晕的诊断不易,国际上的一些“大牛”们也有近10-20%的病例无法明确诊断。一个复杂的病例会让我几夜无法安然入睡,病人的描述会不断出现在脑海里。在经过查阅文献、反复思索,诊断终于清晰起来时,那种愉悦和欣喜让人情不自禁。
本文为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吴海燕医生授权医生树独家发表,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医生树”!更多健康资讯,敬请关注医生树APP——专属于您的私人医生。
本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